枸杞机械化中耕技术规程解读及DB64/T 1151-2015应用解析
《DB64/T 1151-2015 枸杞机械化中耕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旨在详细解析枸杞机械化中耕技术规程,指导实际应用,该规程涵盖枸杞机械化中耕的准备工作、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旨在提高枸杞种植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保障枸杞品质。
枸杞,作为中国传统的珍稀药材,其药用价值与市场需求均十分旺盛,随着枸杞产业的迅猛发展,枸杞的种植面积也在持续扩大,人工中耕的成本逐渐上升,为了提升枸杞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我国出台了《枸杞机械化中耕技术规程》(DB64/T 1151-2015),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在枸杞机械化中耕中的应用。
《枸杞机械化中耕技术规程》解读
适用范围
本规程旨在指导枸杞种植基地的机械化中耕作业,涵盖了中耕、除草、施肥等关键环节。
术语和定义
- 枸杞:特指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
- 机械化中耕:指运用机械设备在枸杞种植基地进行耕作作业。
- 中耕深度:指耕作过程中土壤被翻动的深度。
技术要求
- 中耕机具:选用适合枸杞种植的机械化中耕设备,如旋耕机、深耕机等。
- 作业时间:依据枸杞的生长周期和土壤状况,合理安排机械化中耕的时间。
- 中耕深度:根据枸杞根系分布特性,通常中耕深度保持在10-15厘米。
- 中耕频率:根据枸杞的生长阶段和土壤状况,合理设定中耕频率,通常每年进行2-3次。
- 施肥:在机械化中耕过程中,根据土壤肥力情况,适量施肥。
操作规程
- 作业前准备:确保中耕机具正常运作;根据土壤条件,确定中耕深度和频率。
- 作业过程:启动中耕机具,沿预定路线进行中耕作业;密切观察土壤状况,适时调整中耕深度和频率。
- 作业后:检查中耕作业效果,确保中耕深度和频率达到规定标准。
枸杞机械化中耕技术规程的应用
提高生产效率
机械化中耕能够显著提升枸杞的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成本,并实现枸杞种植基地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改善土壤结构
机械化中耕有助于优化土壤结构,提升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从而促进枸杞根系的健康生长。
促进枸杞生长
通过机械化中耕,能够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为枸杞创造一个优良的生长期环境。
适应枸杞产业发展需求
随着枸杞产业的持续增长,种植面积的扩大,机械化中耕技术必将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趋势。
《枸杞机械化中耕技术规程》(DB64/T 1151-2015)为枸杞种植基地的机械化中耕作业提供了科学的指导,通过合理运用该规程,我们不仅能够提高枸杞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推动枸杞产业的健康发展,在枸杞种植的各个环节中,积极推广机械化中耕技术,将为枸杞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