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1153-2009标准解析,黄栌商品苗木质量分级规范详解
《DB13/T 1153-2009标准解读》针对黄栌商品苗木质量分级规范进行详细阐述,旨在提升苗木质量,规范市场交易,标准对黄栌苗木的分级、规格、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以保障黄栌苗木的品质和种植效果。
随着我国林业产业的蓬勃发展,苗木市场呈现出勃勃生机,黄栌,作为一类兼具观赏性与经济价值的树种,在园林绿化、生态修复等众多领域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应用范围日益广泛,为保障黄栌商品苗木的生产与流通规范,提升苗木品质,我国于2009年颁布了DB13/T 1153-2009《黄栌商品苗木质量分级》标准,本文旨在对这一标准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相关行业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标准背景与意义
DB13/T 1153-2009《黄栌商品苗木质量分级》标准的出台,旨在对黄栌商品苗木的生产、流通与评价进行规范,旨在提升苗木质量,推动黄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该标准对黄栌商品苗木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级,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增强消费者对苗木的购买信心。
解读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黄栌商品苗木的质量分级、检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方面的要求,适用于我国境内生产的黄栌商品苗木。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参照了GB/T 15776-2005《林木质量检验规程》和GB/T 15777-2005《林木种苗质量检验方法》。
术语和定义
- 黄栌:指栎属植物中的一种,学名为Cotinus coggygria Scop。
- 商品苗木:指用于园林绿化、生态修复等领域的苗木。
- 质量分级:根据苗木的形态特征、生长势、病虫害状况等指标,将苗木分为不同等级。
质量分级
黄栌商品苗木的质量分级分为三个等级:
- 一级苗木:生长健壮,枝叶茂盛,无病虫害,树干通直,树冠丰满,适用于高档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等场合。
- 二级苗木:生长良好,枝叶较茂盛,无病虫害,树干通直,树冠较丰满,适用于一般园林绿化、生态修复等场合。
- 三级苗木:生长一般,枝叶较稀疏,病虫害较少,树干通直,树冠较稀疏,适用于对苗木质量要求不高的场合。
检验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黄栌商品苗木的质量检验方法,包括形态指标、生长势指标、病虫害状况指标等。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 标志:苗木应标明品种、等级、产地、生产单位等信息,标志应清晰、规范,便于消费者识别。
- 包装:采用适当的包装材料,确保苗木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伤,包装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防水性。
- 运输: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日晒雨淋,运输工具应保持清洁,避免病虫害的传播。
- 储存: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储存场所应通风、干燥、避光。
标准实施与展望
DB13/T 1153-2009《黄栌商品苗木质量分级》标准的实施,对于规范黄栌商品苗木的生产、流通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应继续完善该标准,提高苗木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加强市场监管,推动黄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而言,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发展方向:
- 完善标准体系:针对黄栌商品苗木的特点,进一步完善质量分级标准,使之更加科学、合理。
- 提高苗木质量:加强苗木生产环节的管理,提高苗木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 加强市场监管:加大对苗木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苗木,规范市场秩序。
- 推广先进技术:积极推广先进的苗木生产、养护技术,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 培育专业人才:加强苗木生产、流通、评价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提高行业整体素质。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相信DB13/T 1153-2009《黄栌商品苗木质量分级》标准将更好地服务于我国林业产业,为黄栌产业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