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604-2009标准解读,桃果实质量等级评定全解析
随着我国桃产业的蓬勃发展,制汁桃作为桃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需求逐年攀升,为了规范制汁桃市场秩序,提升产品质量,我国制定了《制汁桃果实质量等级》(DB41/T 604-2009)标准,本文将深入解读该标准,为相关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标准背景及意义
《制汁桃果实质量等级》(DB41/T 604-2009)标准由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9年正式发布,该标准的出台,旨在规范制汁桃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提升制汁桃产品的整体质量,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标准对制汁桃果实的外观、色泽、重量、糖度、酸度、可溶性固形物等关键指标进行了详细规定,为生产者、加工者和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明确的质量评价标准。
制汁桃果实质量等级划分
根据《制汁桃果实质量等级》标准,制汁桃果实质量等级分为优等、一等、二等、三等四个等级。
- 优等:果实新鲜,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色泽鲜艳均匀,单果重≥100克,糖度≥10%,酸度≤1.5%,可溶性固形物≥10%。
- 一等:果实新鲜,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色泽较鲜艳均匀,单果重≥90克,糖度≥9%,酸度≤1.6%,可溶性固形物≥9%。
- 二等:果实新鲜,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色泽一般均匀,单果重≥80克,糖度≥8%,酸度≤1.8%,可溶性固形物≥8%。
- 三等:果实新鲜,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色泽较差均匀,单果重≥70克,糖度≥7%,酸度≤2.0%,可溶性固形物≥7%。
制汁桃果实质量等级评定方法
- 外观:观察果实色泽、形状、成熟度等指标,判断果实是否符合各等级要求。
- 糖度测定:采用手持糖度计或糖度仪测定果实糖度,判断果实是否符合各等级要求。
- 酸度测定:采用酸度计测定果实酸度,判断果实是否符合各等级要求。
- 可溶性固形物测定:采用折光仪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判断果实是否符合各等级要求。
标准实施与推广
- 加强标准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制汁桃果实质量等级》标准,提高相关企业和消费者的认知度。
- 加强培训:对制汁桃生产者、加工者进行标准培训,确保其掌握标准要求。
- 加强监管:加大对制汁桃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不符合标准的产品。
- 推广先进技术:鼓励企业和个人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制汁桃产品质量。
《制汁桃果实质量等级》(DB41/T 604-2009)标准的实施,对于规范制汁桃市场、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希望相关企业和消费者能够积极遵守标准,共同推动我国制汁桃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