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607-2009标准解读,揭秘藏黄桃果实质量等级评定标准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的持续发展,藏黄桃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品质,逐渐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为了规范藏黄桃市场秩序,提升消费者的购买体验,我国正式出台了DB41/T 607-2009《藏黄桃果实质量等级》标准,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标准,旨在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藏黄桃果实质量等级的评定标准。
标准背景
DB41/T 607-2009《藏黄桃果实质量等级》标准由我国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于2009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对藏黄桃果实质量等级的划分、检验方法、包装、标识、运输和储存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提升藏黄桃果实的整体质量,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质量等级划分
根据DB41/T 607-2009标准,藏黄桃果实质量等级分为四个等级,具体如下:
- 特级:果实新鲜,色泽鲜艳,果肉饱满,无病虫害,无损伤,无异味,单果重≥200克。
- 一级:果实新鲜,色泽正常,果肉饱满,无病虫害,无损伤,无异味,单果重≥150克。
- 二级:果实新鲜,色泽略淡,果肉较饱满,无病虫害,无损伤,无异味,单果重≥100克。
- 三级:果实新鲜,色泽较差,果肉较饱满,无病虫害,无损伤,无异味,单果重≥50克。
检验方法
DB41/T 607-2009标准对藏黄桃果实质量等级的检验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 观察法:通过肉眼观察果实的外观、色泽、果肉饱满度等,初步判断果实质量等级。
- 重量法:使用秤称量果实重量,根据重量范围确定果实质量等级。
- 感官检验法:通过品尝果实,判断果实的口感、风味等,进一步确定果实质量等级。
包装、标识、运输和储存
- 包装:藏黄桃果实应采用食品级包装材料,确保果实新鲜、卫生。
- 标识:包装上应标注产品名称、产地、等级、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 运输: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果实新鲜,避免光直射、高温、潮湿等不利因素。
- 储存:储存温度应控制在0-10℃,相对湿度控制在85%-95%,避免果实变质。
DB41/T 607-2009《藏黄桃果实质量等级》标准的实施,对规范藏黄桃市场、提高消费者购买体验具有重要意义,消费者在购买藏黄桃时,可依据该标准了解果实质量等级,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果农和商家也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提高藏黄桃果实的质量,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