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1571-2018,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新规程,引领产业升级新纪元

团体标准 602
《DB41/T 1571-2018 代料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发布,标志着香菇产业迈向工厂化、标准化新阶段,为产业升级开辟新路径。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食用菌产业作为农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领域,近年来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香菇,作为我国传统食用菌的代表之一,其市场需求逐年攀升,为了提升香菇生产的效率与品质,规范香菇菌棒的生产流程,我国正式颁布了《DB41/T 1571-2018 代料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本文将围绕这一规程,深入探讨其对香菇产业升级的重大意义。

DB41/T 1571-2018,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新规程,引领产业升级新纪元,DB41/T 1571-2018,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新规程,引领产业升级新纪元,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DB41/T 1571-2018 代料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由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旨在对代料香菇菌棒的生产过程进行规范,提升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推动香菇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该规程全面涵盖了菌种选育、原料处理、菌棒制作、接种、培养、出菇、采收等各个环节,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尽规定。

解读

菌种选育

规程强调生产者需选用具有优良特性、抗病力强、出菇迅速、产量高的菌种,并对菌种的生产环境、质量、保存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原料处理

原料处理是香菇菌棒生产的关键环节,规程要求对原料进行严格筛选,去除杂质,确保原料质量,并对原料的预处理、消毒、灭菌等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

菌棒制作

菌棒制作是香菇菌棒生产的核心环节,规程对菌棒的配方、原料配比、拌料、装袋、灭菌、冷却等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菌棒质量。

接种

接种是菌棒生长的关键环节,规程要求生产者采用无菌操作,确保接种成功率,并对接种时间、接种量、接种方法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培养与出菇

规程对菌棒的培养环境、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菌棒正常生长,对出菇阶段的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条件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采收

采收是香菇菌棒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规程要求生产者在适宜的时机采收,以确保香菇的品质和产量。

规程实施的意义

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规范香菇菌棒的生产流程,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保障产品质量

规程对香菇菌棒的生产过程进行了严格规定,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促进产业升级

实施该规程有助于推动香菇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我国香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提高香菇产量和品质,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DB41/T 1571-2018 代料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的实施,对于推动我国香菇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部门、生产企业和相关科研机构应共同努力,确保规程的有效实施,为我国香菇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