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1777-2019解读,蔬菜质量安全追溯与产地编码技术规范
《DB41/T 1777-2019》规范了蔬菜质量安全追溯与产地编码技术,该标准旨在提升蔬菜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追溯能力,确保蔬菜质量,保障消费者健康,详细规定了追溯系统构建、产地编码方法、信息管理等内容,为蔬菜产业链提供技术支持。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兴起,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日益增强,在日常生活中,蔬菜作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安全问题尤为受到关注,为了加强蔬菜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我国出台了DB41/T 1777-2019《蔬菜质量安全追溯 产地编码技术规范》,本文将从规范内容、实施意义、应用前景等多个维度,对DB41/T 1777-2019进行深入剖析。
DB41/T 1777-2019规范内容
蔬菜追溯体系建立
规范要求建立蔬菜追溯体系,涵盖追溯采集、处理、存储、查询、展示等环节,该体系应覆盖蔬菜生产、加工、流通、销售、消费等全过程,确保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
产地编码制度
规范明确了蔬菜产地编码制度,要求对蔬菜产地进行编码,实现产地的标准化,产地编码由省级农业农村部门负责编制和管理,确保编码的唯一性和准确性。
规范规定了蔬菜追溯内容,包括蔬菜品种、产地、生产者、生产日期、采收日期、包装日期、运输日期、销售日期、检验检疫结果等,追溯应真实、准确、完整。
追溯采集与处理
规范要求蔬菜生产、加工、流通、销售、消费等环节的生产经营者,按照规定采集和上传追溯信息,追溯采集应采用信息化手段,确保传输的安全、高效。
追溯查询与展示
规范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市场部门等相关部门建立蔬菜追溯查询系统,方便消费者查询蔬菜质量安全,查询系统应具备查询、统计分析、预警提示等功能。
实施意义
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
通过实施DB41/T 1777-2019规范,可以加强蔬菜质量安全,提高蔬菜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的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促进蔬菜产业转型升级
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推动蔬菜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提高蔬菜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蔬菜追溯体系,可以实现蔬菜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的共享,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蔬菜产业的运行效率。
保障消费者权益
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消费者了解蔬菜质量安全,提高消费者意识,保障消费者权益。
应用前景
蔬菜追溯体系将逐步完善
随着DB41/T 1777-2019规范的实施,蔬菜追溯体系将逐步完善,覆盖范围将不断扩大,为蔬菜质量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蔬菜产业将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规范指导下,蔬菜产业将实现高质量发展,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消费者对蔬菜质量安全关注度将提高
随着蔬菜追溯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消费者对蔬菜质量安全的关注度将不断提高,有利于推动蔬菜产业健康发展。
DB41/T 1777-2019《蔬菜质量安全追溯 产地编码技术规范》的实施,对于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促进蔬菜产业转型升级、保障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将继续深化规范实施,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蔬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