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527-2021 线虫形态学鉴定方法详解及农业应用

团体标准 603
《DB36/T 1527-2021 常见作物线虫形态学鉴定方法解析与应用》一文详细解析了作物线虫的形态学鉴定方法,包括形态特征、鉴定步骤及实际应用,旨在为农业病虫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作物线虫作为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病害之一,对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造成了严重影响,依据我国国家标准DB36/T 1527-2021《常见作物线虫形态学鉴定方法》,本文将深入解析常见作物线虫的形态学鉴定方法,旨在为我国农作物线虫病害的防治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

DB36/T 1527-2021 线虫形态学鉴定方法详解及农业应用,DB36/T 1527-2021 线虫形态学鉴定方法详解及农业应用,防治策略,第1张

常见作物线虫形态学鉴定方法详解

样品采集与制备

(1)样品采集:依据线虫的发生特性,应从土壤、根际、茎叶等部位采集线虫样品,采集过程中需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全面性与均匀性。 (2)样品制备:将采集到的样品置于解剖显微镜下,利用针头挑取线虫,将其放置于含有少量生理盐水的载玻片上,覆盖盖玻片,制作成临时玻片。

线虫形态观察

(1)线虫外形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线虫的整体形态,包括长度、宽度、形状、颜色等特征。 (2)线虫器官观察:细致观察线虫的器官,如雌虫的产卵器、雄虫的交接刺等。 (3)线虫细胞结构观察:对线虫的细胞结构进行观察,如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等。

线虫分类鉴定

根据线虫的形态特征,参照DB36/T 1527-2021标准,对线虫进行分类鉴定,常见作物线虫包括:

  • 根结线虫:雌虫呈球形,雄虫细长,具有明显的产卵器。
  • 茎线虫:雌虫细长,雄虫螺旋形。
  • 根腐线虫:雌虫球形,雄虫细长,具有明显的交接刺。
  • 疫霉菌线虫:雌虫球形,雄虫细长,具有明显的产卵器。

线虫鉴定结果记录

将鉴定结果详细记录在表格中,包括线虫种类、形态特征、数量等信息。

常见作物线虫形态学鉴定方法的应用

线虫病害诊断

通过形态学鉴定,能够快速、准确地诊断作物线虫病害,为病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线虫防治效果评估

在防治作物线虫病害的过程中,可通过形态学鉴定方法评估防治效果,为调整防治策略提供参考。

线虫资源调查与保护

通过对线虫形态学鉴定,了解当地线虫资源状况,为线虫资源的调查与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DB36/T 1527-2021《常见作物线虫形态学鉴定方法》为我国农作物线虫病害的防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田间调查、实验室鉴定等方法,共同提高线虫病害的防治效果,掌握该标准中常见作物线虫形态学鉴定方法,对于农作物线虫病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强线虫病害的监测与防治,保障我国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标签: 防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