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882-2007标准深度解析,山杏(杏仁)质量评价与规范指南
《DB13/T 882-2007标准解读》针对山杏(杏仁)质量评价与规范进行详细阐述,标准涵盖山杏的品种、产地、外观、理化指标等方面,旨在提高山杏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解读内容全面,对山杏产业具有指导意义。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日益加深,山杏(杏仁)凭借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风味,逐渐成为市场上备受欢迎的食品之一,为了确保山杏(杏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规范化,我国制定了DB13/T 882-2007标准,本文将对该标准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相关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13/T 882-2007标准概述
DB13/T 882-2007标准由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专门针对山杏(杏仁)的质量评价与规范,该标准详细规定了山杏(杏仁)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包装、标识、运输和储存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山杏(杏仁)质量要求
分类
根据DB13/T 882-2007标准,山杏(杏仁)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 按果形分类:长杏仁、圆杏仁、扁杏仁等。
- 按产地分类:东北山杏、华北山杏、西南山杏等。
- 按加工方式分类:生杏仁、熟杏仁、去皮杏仁等。
质量要求
- 感官要求:山杏(杏仁)应具备正常的色泽、气味和口感,无霉变、虫蛀、腐烂等现象。
- 理化指标:山杏(杏仁)的蛋白质、脂肪、水分等含量需符合国家标准。
- 微生物指标:山杏(杏仁)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霉菌等指标应达到国家标准。
检验方法
DB13/T 882-2007标准规定了山杏(杏仁)的检验方法,包括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具体方法如下:
- 感官检验:通过观察山杏(杏仁)的色泽、气味、口感等,判断其是否符合感官要求。
- 理化检验: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对山杏(杏仁)的蛋白质、脂肪、水分等含量进行检测。
- 微生物检验: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对山杏(杏仁)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霉菌等进行检测。
包装、标识、运输和储存
- 包装:山杏(杏仁)应使用食品级包装材料,确保包装容器密封、防潮、防污染。
- 标识:包装上需标注产品名称、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净含量、生产许可证号等信息。
- 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光直射、潮湿、碰撞等因素,确保产品质量。
- 储存:山杏(杏仁)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阴凉处,避免受潮、发霉。
DB13/T 882-2007标准对山杏(杏仁)的质量评价与规范进行了全面规定,有助于提升山杏(杏仁)产品的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相关企业和消费者应严格遵守该标准,共同推动山杏(杏仁)产业的健康发展。(注:本文共计130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