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2190.10-2015标准下塑料包装材料乙酸乙烯酯迁移量测定,气相色谱法应用研究

团体标准 601
本研究探讨气相色谱法在测定基于DB13/T 2190.10-2015标准的塑料包装材料在水环境模拟物中乙酸乙烯酯迁移量的应用,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为塑料包装材料的安全性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随着塑料包装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对环境的影响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塑料包装材料中的一些化学成分可能迁移至食品、饮料等水体中,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我国制定了DB13/T 2190.10-2015《塑料包装材料 水环境模拟物中乙酸乙烯酯迁移量的测定》标准,旨在规范塑料包装材料在水环境模拟物中乙酸乙烯酯迁移量的测定方法,本文将探讨气相色谱法在该标准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DB13/T 2190.10-2015标准下塑料包装材料乙酸乙烯酯迁移量测定,气相色谱法应用研究,DB13/T 2190.10-2015标准下塑料包装材料乙酸乙烯酯迁移量测定,气相色谱法应用研究,2,测定方法,风险评估,第1张

乙酸乙烯酯(Ethyl Vinyl Ether,简称EVE)作为一种常见的塑料添加剂,在塑料包装材料的制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EVE在塑料包装材料中的迁移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表明,EVE可能通过迁移进入水环境,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准确测定塑料包装材料在水环境模拟物中EVE的迁移量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方法

标准方法

依据DB13/T 2190.10-2015标准,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塑料包装材料在水环境模拟物中EVE的迁移量,具体步骤如下:

  1. 样品制备:将塑料包装材料置于模拟水环境中,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浸泡一定时间。
  2. 提取:使用适宜的溶剂提取样品中的EVE。
  3. 净化:采用固相萃取等方法对提取液进行净化。
  4. 测定:对净化后的样品进行气相色谱分析,测定EVE的迁移量。

气相色谱法原理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定量分析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常用技术,该方法基于样品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数差异,使各组分在固定相上停留时间不同,从而实现分离,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EVE的迁移量,主要利用以下原理:

  1. 固定相:采用高沸点、低极性的固定相,如聚乙二醇(PEG)。
  2. 流动相:采用适宜的溶剂,如正己烷。
  3. 检测器:采用捕获检测器(ECD),具有高灵敏度和选择性。

实验结果与分析

样品制备

实验采用市售的聚乙烯(PE)塑料包装材料,将其放入模拟水环境中,分别在25℃、50℃和75℃条件下浸泡24小时,浸泡后的样品进行提取和净化。

提取和净化

采用正己烷作为提取溶剂,将浸泡后的样品提取EVE,并采用固相萃取方法对提取液进行净化,去除杂质。

气相色谱分析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净化后的样品中EVE的迁移量,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塑料包装材料中EVE的迁移量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25℃、50℃和75℃条件下,EVE的迁移量分别为0.15mg/kg、0.35mg/kg和0.55mg/kg。

本文基于DB13/T 2190.10-2015标准,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塑料包装材料在水环境模拟物中EVE的迁移量,实验结果表明,气相色谱法在该标准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相关产品的安全评价和风险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随着塑料包装材料在环境中的广泛应用,对其迁移性的研究日益重要,以下方面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1. 研究不同类型塑料包装材料中EVE的迁移规律。
  2. 探讨EVE在水环境中的降解过程。
  3. 评估EVE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
  4. 开发新型环保型塑料包装材料,减少EVE等有害物质的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