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魁猕猴桃生产技术规程DB42/T 1428-2018深度解读及实践应用
《DB42/T 1428-2018 金魁猕猴桃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是一份针对金魁猕猴桃种植的技术规范,该规程详细介绍了从选种、种植、管理到收获的各个环节,旨在提高金魁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保障其健康生长。
猕猴桃,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阔的市场需求,在我国农业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不断攀升,猕猴桃产业迎来了迅猛发展,为了规范“金魁”猕猴桃的生产,提升产品品质,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制定了DB42/T 1428-2018《“金魁”猕猴桃生产技术规程》,本文将对此规程进行深入解读,并结合实际生产进行应用分析。
DB42/T 1428-2018《“金魁”猕猴桃生产技术规程》解读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金魁”猕猴桃的种植、管理、收获及加工等全过程,旨在规范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
(1)种植环境
选择土壤肥沃、排水顺畅、光照充足的地区进行“金魁”猕猴桃的种植。
(2)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的“金魁”猕猴桃品种,如“金魁1号”、“金魁2号”等,确保果实品质优良。
(3)栽植密度
根据土地肥力、地形等因素,合理确定栽植密度,一般每亩栽植20-30株,行距4-5米,株距2-3米。
(4)栽培技术
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如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确保树体健康。
(5)果实管理
加强果实管理,提升果实品质,如疏花疏果、套袋等。
(6)采收与加工
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法采收果实,确保果实新鲜、口感佳。
规程应用分析
种植环境
“金魁”猕猴桃对土壤要求较高,应选择pH值在5.5-6.5、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要求光照充足、排水良好,以确保果实品质。
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金魁”猕猴桃品种,如“金魁1号”、“金魁2号”等,这些品种具有果实大、口感佳、营养丰富等特点。
栽植密度
根据土地肥力、地形等因素,合理确定栽植密度,一般每亩栽植20-30株,行距4-5米,株距2-3米。
栽培技术
(1)修剪:每年进行两次修剪,分别在春季和秋季,春季修剪以疏除病弱枝、过密枝为主,秋季修剪以疏除过密枝、过旺枝为主。 (2)施肥:根据树势和土壤肥力,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一般每年施用3-4次,分别在萌芽期、花期、果实膨大期和采收后。 (3)病虫害防治: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确保树体健康。
果实管理
(1)疏花疏果:在花期进行疏花疏果,每株保留30-50个花穗。 (2)套袋:在果实成熟前进行套袋,防止病虫害和农药污染。
采收与加工
(1)采收:在果实充分成熟时采收,一般果实硬度为6.5-7.0千克/厘米²。 (2)加工:根据市场需求,可进行鲜食、果汁、果脯等加工。
DB42/T 1428-2018《“金魁”猕猴桃生产技术规程》为“金魁”猕猴桃生产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规程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生产方案,以提高“金魁”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