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1127-2010 发酵床养猪技术规程,引领生态养殖新模式
《DB34/T 1127-2010 发酵床养猪技术规程》推出,创新养猪模式,倡导生态养殖,推动环保型畜牧业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养猪业作为农业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正经历着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为了提升养猪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并实现生态养殖的目标,我国颁布了DB34/T 1127-2010《发酵床养猪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我国养猪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发酵床养猪技术概述
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种创新的生态养殖模式,它将传统的地面养猪方式转变为在发酵床上养猪,发酵床主要由木屑、锯末、稻壳等有机物质混合而成,借助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构建出一个有利于猪生长的微生态环境,发酵床养猪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 减少污染:发酵床养猪能有效降低粪便排放,大幅降低环境污染。
- 促进生长:发酵床养猪为猪只提供优越的生长环境,有助于提升生长速度。
- 降低成本:发酵床养猪可以减少饲料浪费,降低养殖成本。
- 环保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种环保的养殖模式,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
DB34/T 1127-2010 发酵床养猪技术规程内容
本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发酵床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 材料选择:选用木屑、锯末、稻壳等有机物质作为发酵床材料。
- 材料处理:对发酵床材料进行粉碎、筛分,确保颗粒度适中。
- 消毒处理:对发酵床材料进行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
发酵床的搭建
- 确定面积:根据猪舍面积和猪的数量,确定发酵床的面积。
- 铺设材料:将发酵床材料均匀铺设在猪舍地面,厚度约为20-30厘米。
- 铺设薄膜:在发酵床上铺设一层塑料薄膜,以防止水分流失。
发酵床的管理
- 湿度控制:定期检查发酵床的湿度,保持湿度在60%-70%。
- 饲料调整:根据猪的生长阶段,调整饲料投放量,维持发酵床微生物活性。
- 清理工作:定期清理发酵床,清除杂物等。
猪的饲养管理
- 选择品种:选择健康猪种,进行科学育种。
- 饲料搭配:合理搭配饲料,满足猪的营养需求。
- 健康管理:定期进行猪的健康检查,预防疾病发生。
发酵床养猪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 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发酵床养猪技术的扶持力度,鼓励养殖户采用该技术。
- 技术培训:加强发酵床养猪技术的培训,提升养殖户的技术水平。
- 市场推广:通过市场推广,让更多养殖户了解并接受发酵床养猪技术。
- 行业协会作用:行业协会应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发酵床养猪技术的推广应用。
DB34/T 1127-2010《发酵床养猪技术规程》为我国养猪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推广和应用该技术,我们有望实现养猪效率的提升、环境污染的减少以及生态养殖的目标,让我们携手努力,为我国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