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541-2015 果蔗栽培技术规程,高产高品质果蔗种植必备手册

团体标准 601
《DB34/T 2541-2015 果蔗栽培技术规程》为提升果蔗产量与品质提供关键指导,详细阐述种植技术、管理措施,助力果蔗产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果蔗作为一项关键的经济作物,其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愈发受到广泛关注,DB34/T 2541-2015《果蔗栽培技术规程》是我国针对果蔗栽培制定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旨在规范果蔗的栽培流程,提升果蔗的产量与品质,本文将深入解读DB34/T 2541-2015规程,为果蔗种植者提供科学、实用的栽培技术指导。

DB34/T 2541-2015 果蔗栽培技术规程,高产高品质果蔗种植必备手册,DB34/T 2541-2015 果蔗栽培技术规程,高产高品质果蔗种植必备手册,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DB34/T 2541-2015《果蔗栽培技术规程》是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省级地方标准,自2015年起正式实施,该规程适用于福建省及气候条件相似的地区,旨在规范果蔗栽培的各个环节,包括品种选择、种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品种选择

  1. 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的果蔗品种。
  2. 优先选择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以提升果蔗产量与品质。
  3. 避免种植易感病虫害、产量低下的品种。

种植技术

  1. 土地选择: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进行种植。
  2. 整地作畦:深翻土地,施足底肥,按照畦宽1.2米、畦高0.3米的标准作畦。
  3. 种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条件,合理确定种植密度,一般每亩种植2000-2500株。
  4. 种植时间: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种植,具体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而定。

田间管理

  1. 浇水:根据土壤湿度、天气情况,适时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2. 施肥:按照“底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确保果蔗生长所需养分。
  3. 中耕除草:定期进行中耕除草,保持田间清洁,有利于果蔗生长。
  4. 病虫害:定期监测果蔗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病虫害防治

  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采取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方法,防治病虫害。
  2. 农业防治:合理轮作、清除田间杂草、加强田间管理等。
  3.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防治病虫害。
  4. 物理防治:利用光、热、电等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
  5. 化学防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合理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

收获与加工

  1. 收获时间:根据果蔗品种特性和市场需求,适时收获。
  2. 收获方法:采用人工或机械收获,确保果蔗品质。
  3. 加工:对收获的果蔗进行及时加工,延长其保鲜期。

DB34/T 2541-2015《果蔗栽培技术规程》为果蔗种植者提供了科学、实用的栽培技术指导,通过遵循规程要求,合理选择品种、掌握种植技术、加强田间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有助于提高果蔗产量与品质,促进果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