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009-2017标准深度解读,猕猴桃采收与商品化处理技术规程
《DB34/T 3009-2017》标准全面解析猕猴桃采收及商品化处理技术,涵盖采收时间、方法、商品化处理流程等,旨在提升猕猴桃品质与市场竞争力。
随着我国猕猴桃产业的迅猛发展,猕猴桃已成为我国农业的特色和亮点之一,为了确保猕猴桃的品质,提升其在市场的竞争力,我国特制定了《猕猴桃采收及商品化处理技术规程》(DB34/T 3009-2017),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规程,旨在帮助广大猕猴桃种植者和加工企业更熟练地掌握猕猴桃的采收及商品化处理技术。
《猕猴桃采收及商品化处理技术规程》是我国针对猕猴桃产业发展需求制定的地方标准,其核心目标是规范猕猴桃的采收和商品化处理流程,从而提升猕猴桃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猕猴桃采收技术
采收时期
猕猴桃的采收时期对其品质具有决定性影响,根据规程,猕猴桃的采收时期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 硬核期:此时果实中心果核变硬,果实硬度适宜采收,口感最佳,营养价值丰富。
- 软核期:果实中心果核变软,果实开始变软,口感适中,营养价值较高。
- 成熟期:果实完全成熟,果皮色泽鲜艳,果肉饱满多汁,味道甜美。
采收方法
- 人工采收:适用于果实较小、树形较矮的猕猴桃园,采收时需轻拿轻放,避免果实受损。
- 机械采收:适用于果实较大、树形较高的猕猴桃园,采收时,需根据果实品种、树形和机械性能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采收机械。
猕猴桃商品化处理技术
清洗
采收后的猕猴桃应立即清洗,去除表面的灰尘、泥沙等杂质,清洗方式可选用清水冲洗或浸泡。
去皮
根据市场需求,部分猕猴桃需要进行去皮处理,去皮时,应选用专用去皮机,确保去皮均匀、完整。
分级
猕猴桃分级需根据果实的形状、色泽、成熟度等因素进行,分级标准应符合DB34/T 3009-2017的要求。
包装
包装是猕猴桃商品化处理的关键环节,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设计应便于运输、储存和销售。
储存
储存是保证猕猴桃品质的关键环节,储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温度:猕猴桃适宜储存温度为0-5℃。
- 湿度:储存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5%-90%。
- 通风:储存环境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
《猕猴桃采收及商品化处理技术规程》为我国猕猴桃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广大猕猴桃种植者和加工企业应认真学习和贯彻该规程,不断提升猕猴桃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为我国猕猴桃产业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