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773-2008,清洁茶生产加工技术规范,助力茶叶品质提升与消费者健康保障

团体标准 602
《DB34/T 773-2008 清洁茶生产加工技术规范》旨在提升茶叶品质,保障消费者健康,该规范详细规定了清洁茶的生产加工技术要求,从原料采集、加工过程到成品包装,确保茶叶安全、卫生、优质。

随着公众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日益增强,茶叶,这一源自自然的饮品,逐渐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在茶叶的生产与加工过程中,卫生问题愈发受到关注,为了规范清洁茶的生产加工技术,确保消费者的健康,我国于2008年颁布了《清洁茶生产加工技术规范》(DB34/T 773-2008),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范的内容及其深远意义。

DB34/T 773-2008,清洁茶生产加工技术规范,助力茶叶品质提升与消费者健康保障,DB34/T 773-2008,清洁茶生产加工技术规范,助力茶叶品质提升与消费者健康保障,2,技术规范,第1张

DB34/T 773-2008规范概述

《清洁茶生产加工技术规范》(DB34/T 773-2008)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清洁茶生产加工的行业标准,该规范由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定并发布,自2008年起正式实施,它涵盖了茶叶从生产、加工、包装、储存到运输的各个环节,旨在提升茶叶品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DB34/T 773-2008规范主要内容

生产环境要求

规范明确要求,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必须拥有符合卫生标准的厂房、设备和工具,生产区应与生活区、办公区严格分开,以防止交叉污染。

生产原料要求

规范强调,茶叶生产原料必须来自无污染、无病虫害、符合国家标准的茶园,原料的采摘、运输、储存等环节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标准,确保原料质量。

生产加工过程要求

规范对茶叶生产加工的各个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

  1. 采摘:必须遵守国家标准,包括采摘时间、部位和方法。
  2. 摊青:摊青时间与方法需符合国家标准。
  3. 杀青:杀青的温度和时间需达到国家标准。
  4. 揉捻:揉捻的时间与程度需符合国家标准。
  5. 干燥:干燥的温度和时间需符合国家标准。
  6. 包装:包装材料需符合国家标准,且包装过程需保持清洁。

储存与运输要求

规范要求,茶叶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必须保持干燥、通风、防潮、防虫、防霉,并避免直射光。

检验与标识要求

规范要求企业建立健全检验制度,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并在产品包装上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DB34/T 773-2008规范的重要性

提升茶叶品质

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提高茶叶生产加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从而提升茶叶品质,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茶叶的需求。

保障消费者健康

规范对茶叶生产加工的各个环节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有助于降低茶叶中的有害物质含量,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促进茶叶产业发展

规范的实施有助于规范茶叶市场秩序,提高茶叶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促进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清洁茶生产加工技术规范》(DB34/T 773-2008)对于提高茶叶品质、保障消费者健康、促进茶叶产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应认真执行该规范,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茶叶产品。

标签: 2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