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300/T 4-1998 斑节对虾养殖技术规范,高效养殖与水产品质量保障手册

团体标准 602
《DB440300/T 4-1998 斑节对虾养殖技术规范》是提高斑节对虾养殖效率、确保水产品质量的重要指导文件,为养殖者提供全面的技术指导,助力产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蓬勃兴起,斑节对虾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虾类之一,其养殖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日益受到关注,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斑节对虾养殖的技术规范——《DB440300/T 4-1998 斑节对虾养殖技术规范》自1998年发布以来,对指导我国斑节对虾养殖生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深入解析《DB440300/T 4-1998 斑节对虾养殖技术规范》的核心内容,旨在为我国斑节对虾养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440300/T 4-1998 斑节对虾养殖技术规范,高效养殖与水产品质量保障手册,DB440300/T 4-1998 斑节对虾养殖技术规范,高效养殖与水产品质量保障手册,2,技术规范,养殖技术,第1张

《DB440300/T 4-1998 斑节对虾养殖技术规范》是我国水产养殖行业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由省农业厅渔业处编制,并于1998年正式发布,该规范旨在规范斑节对虾养殖生产,提升养殖效率,保障水产品质量,推动斑节对虾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养殖场选址与建设

  1. 养殖场应选址于水质优良、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地势平坦、排水便利的地区。
  2. 养殖场规模应适中,有利于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养殖。
  3. 养殖场建设应遵循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池塘设计与建造

  1. 池塘面积应根据养殖规模和品种需求合理确定。
  2. 池塘深度一般为1.5-2.0米,便于操作和管理。
  3. 池塘底部应铺设防渗材料,防止水质污染。

水质管理

  1. 养殖水质应符合GB 11607-89《渔业水质标准》。
  2. 保持池塘水质稳定,适时进行水质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定期更换水源,确保水质清洁。

育苗与放养

  1. 选用优质种苗,确保苗种质量。
  2. 根据养殖池塘条件和品种需求,合理确定放养密度。
  3. 放养前对苗种进行消毒,预防疾病传播。

饲料与投喂

  1. 选用优质饲料,确保饲料营养均衡。
  2. 根据虾的生长阶段和水质状况,合理调整饲料种类和投喂量。
  3. 投喂时间宜在傍晚进行,减少饲料浪费。

疾病防治

  1. 定期对养殖池塘进行消毒,预防疾病发生。
  2. 发现病虾,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疾病扩散。
  3. 合理使用药物,避免药物残留。

采收与加工

  1. 根据市场需求和虾的生长状况,适时采收。
  2. 采收过程中,注意保护虾体,减少损伤。
  3. 加工过程中,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规范实施与效果

《DB440300/T 4-1998 斑节对虾养殖技术规范》自发布以来,在我国斑节对虾养殖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实施该规范,养殖者的养殖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养殖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水产品质量得到了有力保障,为我国斑节对虾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DB440300/T 4-1998 斑节对虾养殖技术规范》是我国斑节对虾养殖生产的重要技术指南,养殖者应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该规范,不断提高养殖技术水平,为我国斑节对虾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