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引黄灌区有机水稻栽培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指南

团体标准 601
《宁夏引黄灌区有机水稻栽培技术规程DB64/T 713-2011》为有机水稻栽培提供了一套标准化流程,规程涵盖了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旨在提高有机水稻产量和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本文对规程进行解读,以指导实际应用。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有机农业正逐步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方向,宁夏引黄灌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其有机水稻栽培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显得尤为关键,本文旨在深入解读《宁夏引黄灌区有机水稻栽培技术规程》(DB64/T 713-2011),并探讨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宁夏引黄灌区有机水稻栽培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指南,宁夏引黄灌区有机水稻栽培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指南,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宁夏引黄灌区有机水稻栽培技术规程》(DB64/T 713-2011)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引黄灌区有机水稻栽培的技术规范,该规程由宁夏自治区农业厅颁布,自2011年起实施,旨在规范有机水稻的生产流程,提升产品品质,保障消费者健康。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宁夏引黄灌区有机水稻的种植、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存及销售全过程。

栽培原则

  1. 坚持生态农业原则,保护生态环境,降低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使用。
  2. 采用有机肥料及生物防治技术,提升水稻产量与品质。
  3. 保持土壤肥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栽培技术

  1. 选种与播种:选用抗病、抗逆性强的有机水稻品种,播种前进行消毒处理。
  2. 整地与施肥:采用深翻、晒垡、旋耕等整地方法,确保土壤疏松,以有机肥料为主,适量施用化肥,避免过量。
  3. 田间管理: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适时灌溉,防止田间积水,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防治病虫害。
  4. 收割与加工:适时收割,确保水稻籽粒饱满,采用清洁、卫生的加工设备,保证有机水稻的品质。

包装、运输与储存

  1. 包装:使用环保、无毒、可降解的包装材料,确保有机水稻的品质。
  2. 运输:采用冷藏、保鲜等运输方式,确保有机水稻的新鲜度。
  3. 储存:保持仓库通风、干燥,防止霉变。

规程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提高有机水稻产量与品质

遵循规程中的栽培技术,有机水稻的产量与品质显著提升,籽粒饱满,口感优良,深受消费者喜爱。

保障消费者健康

有机水稻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使用,确保产品安全性,为消费者提供健康、放心的食品。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有机水稻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肥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宁夏引黄灌区有机水稻栽培技术规程》(DB64/T 713-2011)为我国有机水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实际生产中,应充分遵循规程中的各项要求,提高有机水稻的产量与品质,为消费者提供健康、放心的食品,推动我国有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