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1121-2016蓝莓栽培技术规程,推动我国蓝莓产业迈向新高度
《DB52/T 1121-2016 蓝莓栽培技术规程》发布,为我国蓝莓产业提供标准化指导,推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蓝莓,被誉为“浆果之王”,其内含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以及花青素等营养成分,具有极高的保健价值,近年来,我国蓝莓产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栽培面积逐年增加,为了规范蓝莓的栽培技术,提升蓝莓的产量与品质,促进蓝莓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DB52/T 1121-2016《蓝莓栽培技术规程》应运而生,本文将深入剖析该规程的核心内容,旨在为我国蓝莓栽培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52/T 1121-2016 蓝莓栽培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选址与规划
- 选址:蓝莓对气候、土壤等条件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宜选择光照充足、排水条件优良、土壤pH值介于4.5-5.5之间的山地或丘陵地带进行栽培。
- 规划:依据地形、土壤等条件,科学规划种植区域,确保蓝莓生长空间充足。
品种选择与苗木繁育
- 品种选择:结合市场需求和当地气候特点,挑选适宜的蓝莓品种。
- 苗木繁育:采用扦插、嫁接等手段繁育优质苗木,保证苗木生长健壮。
整地与施肥
- 整地:深翻土壤,平整土地,清除杂草,为蓝莓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满足蓝莓生长的营养需求。
栽植与管理
- 栽植:按照规程要求,选择适宜的栽植时间、密度和行距,确保蓝莓生长空间。
- 管理:定期浇水、除草、修剪,保持果园清洁,预防病虫害。
采收与加工
- 采收:根据市场需求,适时采收蓝莓,保证果实品质。
- 加工:运用先进的加工技术,提升蓝莓产品的附加值。
DB52/T 1121-2016《蓝莓栽培技术规程》为我国蓝莓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遵循该规程,有助于提升蓝莓产量与品质,推动蓝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加强宣传与培训,提高蓝莓栽培者的技术水平,为我国蓝莓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