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DB11/T 790-2011,兽用药品贮存管理规范,守护动物用药安全的关键举措
《DB11/T 790-2011 兽用药品贮存管理规范》旨在保障动物用药安全,详细解析了兽用药品的贮存管理措施,规范涵盖了药品的储存条件、有效期管理、温湿度控制等方面,确保药品质量,降低用药风险。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兽用药品在养殖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确保兽用药品的质量与使用安全,规范其贮存管理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将围绕《DB11/T 790-2011 兽用药品贮存管理规范》进行深入解析,阐述其核心内容与实施要点,旨在为我国兽用药品的合理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DB11/T 790-2011 兽用药品贮存管理规范》概述
《DB11/T 790-2011 兽用药品贮存管理规范》是我国市地方标准,于2011年正式发布实施,该规范旨在规范兽用药品的贮存管理,确保兽用药品的质量与安全性,防止因贮存不当导致的药物失效或不良反应。
《DB11/T 790-2011 兽用药品贮存管理规范》的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兽用药品的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以及与兽用药品贮存管理相关的单位。
贮存条件
- 兽用药品应按照药品说明书要求,在规定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下贮存。
- 易挥发、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等药品,应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进行隔离存放。
- 兽用药品应避免与食品、饲料等物品混放。
贮存设施
- 兽用药品仓库应具备通风、防潮、防尘、防鼠、防虫等设施。
- 仓库内应设置药品货架,货架间距应符合要求,便于药品的出入库。
- 仓库内应设置温湿度监测设备,确保药品贮存环境符合要求。
贮存管理
- 兽用药品入库前,应检查药品的包装、标签、说明书等是否符合要求。
- 兽用药品入库后,应按照药品品种、规格、批号等进行分类存放。
- 兽用药品出库时,应核对药品名称、规格、批号、数量等,确保准确无误。
- 兽用药品的贮存期间,应定期检查药品的质量,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处理。
- 兽用药品的报废、销毁,应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进行。
实施DB11/T 790-2011 兽用药品贮存管理规范的意义
- 提高兽用药品质量,保障动物用药安全。
- 规范兽用药品市场秩序,减少兽药残留等问题。
- 降低兽用药品损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促进兽用药品行业健康发展,提高我国畜牧业的整体水平。
《DB11/T 790-2011 兽用药品贮存管理规范》是我国兽用药品行业的重要法规,对兽用药品的合理使用和动物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各相关单位应认真贯彻落实该规范,确保兽用药品的质量与安全性,为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