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T 899-2013 山药绿色种植技术规程解析,无公害山药生产指南

团体标准 602
《DB64/T 899-2013 无公害山药生产技术规程》为绿色山药种植提供全面指导,详细阐述了无公害山药生产的标准化流程,包括品种选择、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旨在确保山药产品质量安全,推动山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山药,以其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口感,在市场上备受消费者青睐,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使得无公害山药的生产技术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本文将深入探讨《DB64/T 899-2013 无公害山药生产技术规程》,为山药种植者提供一份绿色种植的实用指南。

DB64/T 899-2013 山药绿色种植技术规程解析,无公害山药生产指南,DB64/T 899-2013 山药绿色种植技术规程解析,无公害山药生产指南,2,技术规程,第1张

《DB64/T 899-2013 无公害山药生产技术规程》概述

作为我国首个针对无公害山药生产的技术规程,《DB64/T 899-2013》于2013年正式发布,该规程旨在规范山药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要求,提升山药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规程内容涵盖了以下关键方面:

山药种植地的选择与整理

(1)选择排水便利、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进行种植。

(2)前茬作物以豆类、薯类等为宜,避免与茄科、瓜类等作物轮作。

(3)对地块进行深度翻耕,深度宜在20-30厘米,确保土壤松软,有利于山药的生长。

处理与播种

(1)选用优质、无病虫害的山药种薯,并在播种前进行消毒处理。

(2)播种时间多在春季,具体时间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灵活调整。

(3)播种密度一般控制在每亩1500-2000株,播种深度在5-10厘米之间。

栽培管理

(1)水分管理:山药喜湿怕旱,生长期间需保持土壤湿润,同时防止田间积水。

(2)施肥管理:以有机肥为主,辅以适量的氮、磷、钾肥,确保施肥均匀。

(3)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物理和农业防治方法,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收获与加工

(1)收获时间通常在山药地下块茎充分成熟时,具体时间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

(2)收获后,应立即进行筛选、分级、清洗和晾晒等加工处理。

《DB64/T 899-2013 无公害山药生产技术规程》的意义

提高山药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遵循该规程,能有效降低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等潜在风险,从而提升山药产品的质量安全。

促进山药产业可持续发展

绿色、无公害山药的生产不仅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还能推动山药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

实施该规程,有助于增强山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而提高农民收入。

《DB64/T 899-2013 无公害山药生产技术规程》为山药种植者指明了绿色种植的道路,广大山药种植者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规程,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为我国无公害山药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标签: 2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