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灵菇工厂化袋栽技术规程DB41/T 1943-2020,推动食用菌产业升级新纪元

团体标准 601
《DB41/T 1943-2020 白灵菇工厂化袋栽技术规程》发布,标志着我国白灵菇产业迈向现代化,推动食用菌产业持续发展,开启产业新篇章。

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兴起,白灵菇凭借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逐渐成为市场上的明星产品,为了进一步规范白灵菇的工厂化袋栽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我国正式颁布了DB41/T 1943-2020《白灵菇工厂化袋栽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规程在现代食用菌产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白灵菇工厂化袋栽技术规程DB41/T 1943-2020,推动食用菌产业升级新纪元,白灵菇工厂化袋栽技术规程DB41/T 1943-2020,推动食用菌产业升级新纪元,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DB41/T 1943-2020《白灵菇工厂化袋栽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针对白灵菇工厂化袋栽的行业标准,自2020年起正式实施,该规程从菌种选育、培养基配制、接种、培养、出菇管理、采收与保鲜等多个方面,对白灵菇工厂化袋栽技术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规范。

菌种选育

规程明确要求,必须选用具有优良性状、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优的白灵菇菌种,在菌种选育过程中,应注重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以提高菌种的适应性和抗病能力。

培养基配制

培养基是白灵菇生长的基础,规程对培养基的原料、配比、灭菌等环节进行了严格规定,要求使用优质原料,严格控制配比,确保培养基的营养均衡。

接种

接种是白灵菇袋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规程对接种工具、接种环境、接种方法等进行了规范,要求接种工具消毒彻底,接种环境无菌,接种操作规范,以确保菌种成活率。

培养

培养阶段是白灵菇生长的关键时期,规程对培养条件、管理措施等进行了详细规定,要求控制好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定期检查菌袋生长状况,及时处理病虫害。

出菇管理

出菇阶段是白灵菇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规程对出菇管理进行了规范,要求合理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适时调整水分和营养供给,确保白灵菇出菇整齐、品质优良。

采收与保鲜

采收是白灵菇生产的重要环节,规程对采收时间和方法进行了规定,要求在白灵菇成熟时及时采收,确保品质,规程还对保鲜方法进行了规范,以延长白灵菇的货架期。

规程的意义

  • 提高生产效率:DB41/T 1943-2020《白灵菇工厂化袋栽技术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高白灵菇工厂化生产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 保障产品质量:规程对白灵菇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规范,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食用菌的需求。
  • 推动产业发展:该规程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推动我国白灵菇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为食用菌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DB41/T 1943-2020《白灵菇工厂化袋栽技术规程》的发布和实施,对于规范白灵菇工厂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一规程,为我国食用菌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