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1914-2019栓皮采收技术规程解读与执行指南
《DB41/T 1914-2019》栓皮采收技术规程解析,该标准详细规定了栓皮采集的工艺流程、质量要求及安全措施,规程旨在规范栓皮采集作业,确保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采集效率和产品质量,实施该规程有助于提升行业标准化水平,保障生态环境和劳动者安全。
随着我国林业资源的深入开发与高效利用,栓皮栎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其栓皮资源的采集技术显得尤为关键,DB41/T 1914-2019《栓皮采集技术规范》作为我国林业行业的一项标准,对栓皮采集的技术要求、操作规范等方面做出了详尽规定,本文将围绕该标准的内容、实施价值以及具体操作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适用范围
DB41/T 1914-2019适用于栓皮栎栓皮的采集,涵盖栓皮栎树种的选育、采集时间、方法、工具、操作规范和质量要求等各个方面。
栓皮栎树种的选育
根据标准要求,栓皮栎树种应具备生长迅速、栓皮厚实、产量高、抗逆性强等特点,在选育过程中,需重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以确保栓皮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栓皮采集的时间
最佳采集时间为树龄5-20年,春季和秋季为采集高峰期,春季主要采集栓皮栎树皮,秋季则采集树皮及树皮下的栓皮。
栓皮采集的方法
- 手工剥皮法:适用于树皮较薄、树干较细的栓皮栎,操作时,使用剥皮刀从树干底部向上划,直至树干顶部,将树皮剥离。
- 机械剥皮法:适用于树皮较厚、树干较粗的栓皮栎,操作时,使用剥皮机将树皮剥离。
栓皮采集的工具
- 手工剥皮法:剥皮刀、锯子等。
- 机械剥皮法:剥皮机、液压泵、输送带等。
栓皮采集的操作规范
- 采集前,对栓皮栎树进行修剪,去除枯枝、病枝,提高提皮质量。
- 采集时,保持树皮完整,避免撕裂、破损。
- 采集后,及时清理,确保环境卫生。
栓皮质量要求
- 栓皮厚度:1.5-2.5毫米。
- 栓皮色泽:浅棕色,无杂质。
- 栓皮长度:≥1米。
实施意义
- 保障栓皮资源可持续利用:通过规范采集技术,提高栓皮资源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开发。
- 提高栓皮质量:明确栓皮质量要求,提升栓皮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 促进林业产业发展:规范栓皮采集技术,推动林业产业发展,提升林业经济效益。
具体操作
- 栓皮栎树种的选育:选择生长快、栓皮厚、产量高、抗逆性强的栓皮栎品种,采用无性繁殖方法,如扦插、嫁接等,扩大种植面积。
- 栓皮采集的时间:春季和秋季根据不同方法进行采集。
- 栓皮采集的方法:根据树皮厚度和树干粗细选择手工或机械剥皮法。
- 栓皮采集后的处理:晾晒、干燥、筛选、分级,并按质量要求进行包装。
DB41/T 1914-2019《栓皮采集技术规范》的实施对于提高栓皮资源利用率、保障栓皮质量、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强标准宣传、培训和推广,确保栓皮采集技术得到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