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与应用,DB41/T 793-2018 糯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团体标准 601
《DB41/T 793-2018 糯玉米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为糯玉米生产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技术规程,内容包括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旨在提高糯玉米产量和品质,保障农业生产,规程结合实际案例,解析了糯玉米生产的关键技术,为农业生产者提供指导。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糯玉米凭借其显著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已成为农业产业中的重要一环,制定和实施一套科学、规范的生产技术规程对于糯玉米产业至关重要,DB41/T 793-2018《糯玉米生产技术规程》作为我国最新发布的糯玉米生产技术规范,本文将对其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糯玉米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解析与应用,DB41/T 793-2018 糯玉米生产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DB41/T 793-2018 糯玉米生产技术规程,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DB41/T 793-2018 糯玉米生产技术规程概述

DB41/T 793-2018《糯玉米生产技术规程》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旨在规范糯玉米生产流程,提升糯玉米产量和品质,确保糯玉米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该规程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糯玉米生产,同时也可供其他地区参考借鉴。

DB41/T 793-2018 糯玉米生产技术规程主要内容

选地与整地

糯玉米对土壤条件要求较高,宜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力丰富的地块,在整地前,需清除杂草、石块等杂物,确保土壤细腻、平整。

处理

选用优质糯玉米品种,播种前进行消毒和发芽试验,消毒可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30分钟,洗净晾干。

播种

糯玉米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气温稳定在15℃以上为宜,采用条播或穴播方式,行距60-70厘米,株距30-40厘米,每穴播种2-3粒。

田间管理

  1. 施肥:糯玉米需肥量较大,应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1500-2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拔节期追施尿素15-20公斤,灌浆期追施尿素10-15公斤。
  2. 灌溉:糯玉米生长期间需水量较大,应保持土壤湿润,在拔节期、抽雄期和灌浆期分别进行灌溉。
  3. 中耕除草:在糯玉米生长过程中,应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生长。
  4. 病虫害防治:糯玉米易受病虫害侵袭,应采取防治措施,病害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虫害可用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

收获与加工

糯玉米在授粉后25-30天即可成熟,此时籽粒饱满,色泽鲜亮,收获时应选择晴天,采用人工或机械方式进行,收获后的糯玉米应及时晾晒,防止霉变,加工过程中,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鲜食、罐头、速冻等多种加工方式。

DB41/T 793-2018 糯玉米生产技术规程应用

提高糯玉米产量和品质

通过严格执行DB41/T 793-2018规程,可以有效提高糯玉米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保障糯玉米产业健康发展

规程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规范糯玉米生产,提高糯玉米产业的整体水平,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

DB41/T 793-2018规程的推广和应用,有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糯玉米生产水平。

DB41/T 793-2018《糯玉米生产技术规程》是我国糯玉米生产的重要指导文件,对于提高糯玉米产量和品质、保障糯玉米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应积极推广和应用该规程,为我国糯玉米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