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1740-2018标准指导下油用牡丹凤丹牡丹籽粒质量分级研究
本研究依据DB41/T 1740-2018标准,对油用牡丹凤丹牡丹籽粒质量进行分级研究与分析,通过检测籽粒的色泽、形状、大小、饱满度等指标,建立了油用牡丹凤丹牡丹籽粒质量分级标准,为牡丹籽粒的加工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我国油用牡丹产业的迅猛发展,凤丹牡丹籽粒作为油用牡丹的核心产品,其质量分级标准的研究与制定显得尤为关键,我国首个专门针对油用牡丹籽粒质量分级的地方标准——《油用牡丹凤丹牡丹籽粒质量分级》(DB41/T 1740-2018)的出台,对于规范油用牡丹籽粒市场、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将深入剖析DB41/T 1740-2018标准,对油用牡丹凤丹牡丹籽粒质量分级进行详尽的分析。
标准背景
油用牡丹,作为我国独有的木本油料作物,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日益重视,油用牡丹籽油凭借其高营养价值、优良口感和稳定品质,市场需求逐年攀升,由于缺乏统一的质量分级标准,油用牡丹籽粒市场一度出现混乱,这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信心,也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发展。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制定了DB41/T 1740-2018《油用牡丹凤丹牡丹籽粒质量分级》标准,旨在规范市场秩序,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产业进步,该标准对油用牡丹凤丹牡丹籽粒的质量分级指标、检验方法、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质量分级指标
DB41/T 1740-2018标准将油用牡丹凤丹牡丹籽粒分为四个等级: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和三等品,具体分级指标如下:
- 外观:籽粒表面光洁,无霉变、虫蛀、杂质等。
- 纯度:指籽粒中油用牡丹籽粒的含量,优等品≥98%,一等品≥95%,二等品≥90%,三等品≥85%。
- 含油率:指籽粒中油脂的含量,优等品≥45%,一等品≥40%,二等品≥35%,三等品≥30%。
- 杂质含量:指籽粒中非油用牡丹籽粒的含量,优等品≤1%,一等品≤2%,二等品≤3%,三等品≤4%。
- 水分含量:指籽粒中水分的含量,优等品≤5%,一等品≤7%,二等品≤9%,三等品≤11%。
检验方法
DB41/T 1740-2018标准规定了油用牡丹凤丹牡丹籽粒的检验方法,包括外观检验、纯度检验、含油率检验、杂质含量检验和水分含量检验等,具体方法如下:
- 外观检验:通过肉眼观察籽粒的外观,判断是否存在霉变、虫蛀、杂质等。
- 纯度检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籽粒中油用牡丹籽粒的含量。
- 含油率检验: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籽粒中油脂的含量。
- 杂质含量检验:采用显微镜观察法或红外光谱法测定籽粒中非油用牡丹籽粒的含量。
- 水分含量检验:采用烘干法测定籽粒中水分的含量。
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DB41/T 1740-2018标准对油用牡丹凤丹牡丹籽粒的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延长保质期。
- 包装:采用食品级塑料袋或纸箱等包装材料,包装袋应密封,防止污染。
- 标志:包装上应标注产品名称、等级、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单位等。
- 运输: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日晒、雨淋,防止受潮、变质。
- 储存:储存环境应通风、干燥、避光,温度控制在0℃-25℃之间。
DB41/T 1740-2018《油用牡丹凤丹牡丹籽粒质量分级》标准的实施,对于规范油用牡丹籽粒市场、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产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质量分级,有助于消费者了解产品品质,提高购买信心;有助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有助于推动油用牡丹产业的健康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继续加强油用牡丹凤丹牡丹籽粒质量分级标准的研究与推广,进一步完善质量分级体系,为我国油用牡丹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加强行业自律,提高企业质量意识,共同维护市场秩序,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油用牡丹籽粒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