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番茄斑萎病防控技术规范解读及实践应用指南
《DB61/T 1868-2024设施番茄斑萎病防控技术规范解读与应用实践》是一份针对设施番茄斑萎病防控的技术规范文件,该规范详细解读了防控技术要点,包括病害识别、防治措施和监测方法,通过实际应用,旨在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随着设施农业的迅猛发展,番茄作为我国关键蔬菜作物之一,其产量与品质备受瞩目,番茄斑萎病,作为一种对番茄生产造成严重危害的病害,给番茄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遏制番茄斑萎病的发生与扩散,我国出台了《DB61/T 1868-2024设施番茄斑萎病防控技术规范》,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范,并结合实际应用,探讨番茄斑萎病的防控技术。
《DB61/T 1868-2024规范概述》
《DB61/T 1868-2024设施番茄斑萎病防控技术规范》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设施番茄斑萎病防控的行业标准,该规范明确了番茄斑萎病的防控原则、技术措施及监测方法,旨在为番茄生产者提供科学、统一的防控指导。
番茄斑萎病防控原则
-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预防为主,结合物理、生物、化学等多种手段,实现番茄斑萎病的综合防控。
- 科学用药,合理施肥:根据番茄的生长特性和病害发生规律,科学选择农药和肥料,确保番茄健康生长。
- 加强监测,及时防治:建立健全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并防治番茄斑萎病。
- 严格隔离,防止扩散:对发病番茄进行严格隔离,防止病害扩散。
番茄斑萎病防控技术
- 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强、产量高的番茄品种,降低病害发生风险。
- 优化栽培管理:合理密植,增加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害发生。
- 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病害传播途径。
- 生物防治:利用病原天敌昆虫,如捕食螨、蜂等,降低病害发生。
- 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如吡虫啉、阿维菌素等,进行喷雾防治。
- 检测:采用RT-PCR、ELISA等方法,对番茄植株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株。
规范应用实践
- 培训推广: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番茄生产者普及DB61/T 1868-2024规范,提高生产者的防控意识。
- 技术示范:在番茄生产区域开展技术示范,推广抗病品种、优化栽培管理、生物防治等防控措施。
- 监测预警:建立健全监测体系,定期开展病害监测,及时发布预警,指导生产者采取防控措施。
- 防控效果评估:对番茄斑萎病防控效果进行评估,为规范修订提供依据。
《DB61/T 1868-2024设施番茄斑萎病防控技术规范》为番茄生产者提供了科学的防控指导,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规范中的各项技术措施,降低番茄斑萎病的发生和蔓延,保障番茄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