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1608-2024 高粱种质资源低温库保存技术解析及实践应用研究

团体标准 601
本研究解析了DB14/T 1608-2024高粱种质资源低温库保存技术规程,探讨了其在高粱种质资源保存中的应用,通过研究,优化了低温库保存条件,提高了种质资源的保存效果,为高粱育种和遗传多样性保护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飞速进步,高粱作为我国粮食作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显得尤为关键,在此背景下,DB14/T 1608-2024《高粱种质资源低温库保存技术规程》的正式颁布,为高粱种质资源的保存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操作指南,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剖析,并探讨其在高粱种质资源保存中的应用研究。

DB14/T 1608-2024《高粱种质资源低温库保存技术规程》是我国首部针对高粱种质资源低温库保存的行业标准,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牵头起草,并于2024年起正式实施,该规程详细规定了高粱种质资源低温库的选址、建设、运行以及种质资源的采集、鉴定、入库、出库等环节的技术要求。

规程解析

选址与建设

低温库选址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气候适宜、地质稳定。
  2. 环境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环境温度适中,湿度适宜。
  3. 基础设施完善:具备完善的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

低温库建设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库体结构:采用保温、隔热、防潮、防虫、防鼠等材料,确保库内温度、湿度稳定。
  2. 温湿度控制:配备先进的温湿度控制系统,实现自动调节。
  3. 安全设施:配备防火、防盗、报警等安全设施。

种质资源采集与鉴定

  1. 采集:注意品种的代表性、纯度和数量,确保种质资源的完整性。
  2. 鉴定:对采集到的种质资源进行品种鉴定、表型性状分析、遗传多样性分析等,为后续保存提供依据。

入库与出库

  1. 入库:将鉴定合格的种质资源进行干燥、消毒、包装等预处理,入库保存。
  2. 出库:根据科研、育种等需求,从低温库中取出种质资源进行利用。

运行与维护

  1. 运行: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确保温湿度稳定。
  2. 维护:定期清理、消毒、维修等,确保设施完好。

规程应用研究

提高种质资源保存效果

DB14/T 1608-2024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高高粱种质资源的保存效果,降低资源损失。

促进高粱育种研究

规程为高粱育种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有助于加快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

保障粮食安全

通过低温库保存高粱种质资源,有助于应对自然灾害、病虫害等风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推动农业产业发展

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我国高粱产业的竞争力,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DB14/T 1608-2024《高粱种质资源低温库保存技术规程》的颁布与实施,为高粱种质资源的保存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规程要求,加强高粱种质资源保存与应用研究,为我国高粱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