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1865-2024 茄科蔬菜土传病害防控技术规范深度解析及实践应用

团体标准 601
《DB61/T 1865-2024 设施茄科蔬菜土传病害防控技术规范解读与应用》为设施茄科蔬菜土传病害防控提供技术指导,规范详细解读了病害防控措施,包括土壤处理、轮作、生物防治等,旨在降低病害发生率,保障蔬菜产量与品质。

随着设施农业的蓬勃兴起,茄科蔬菜凭借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庞大的市场需求,在我国蔬菜产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设施茄科蔬菜的种植过程中,土传病害的侵染问题时常困扰着农户,严重影响了产量和品质,为有效应对这一挑战,我国制定了DB61/T 1865-2024《设施茄科蔬菜土传病害防控技术规范》,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范,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大意义。

DB61/T 1865-2024 茄科蔬菜土传病害防控技术规范深度解析及实践应用,DB61/T 1865-2024 茄科蔬菜土传病害防控技术规范深度解析及实践应用,2,技术规范,规范解读,第1张

DB61/T 1865-2024 规范概述

DB61/T 1865-2024《设施茄科蔬菜土传病害防控技术规范》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设施茄科蔬菜土传病害防控的技术规范,该规范的出台,旨在提升设施茄科蔬菜的产量与品质,确保农业生产的稳定安全,规范中明确了设施茄科蔬菜土传病害的防控原则、技术措施以及监测方法,为我国设施茄科蔬菜的生产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依据。

设施茄科蔬菜土传病害防控原则

以下为规范中提出的防控原则:

  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在设施茄科蔬菜生产中,应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运用农业、生物、物理和化学等多种手段,以降低土传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2. 科学施肥,合理灌溉:根据土壤肥力和茄科蔬菜的生长需求,实施科学施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并实施合理灌溉,以防止土壤板结和盐渍化。
  3. 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茄科蔬菜品种,从而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4. 轮作倒茬:合理实施轮作倒茬,避免连作,以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
  5. 优化栽培管理:加强栽培管理,提升植株的抗病能力,降低病害的发生。

设施茄科蔬菜土传病害防控技术措施

规范中提出的防控技术措施包括:

  1. 土壤处理: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对土壤进行消毒,如高温消毒、化学药剂消毒和生物菌剂消毒等。
  2. 种子处理:对茄科蔬菜种子进行消毒,例如使用55℃温水浸泡30分钟,或用1%的溶液浸泡30分钟。
  3. 栽培管理:实施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4. 生物防治:利用拮抗微生物、昆虫天敌等生物防治手段,降低病害的发生。
  5. 化学防治:在病害发生初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并注意轮换用药,避免抗药性的产生。

设施茄科蔬菜土传病害监测方法

规范中提到的监测方法包括:

  1. 病害症状观察:定期观察植株叶片、茎蔓、果实等部位,发现异常症状及时调查。
  2. 病原菌分离鉴定:采集病样,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3. 病害发生程度调查:根据病害发生程度,采用病情指数法进行统计。

DB61/T 1865-2024《设施茄科蔬菜土传病害防控技术规范》为我国设施茄科蔬菜生产提供了坚实的科学支撑,在实际应用中,应严格遵循规范要求,综合运用各种防控技术,降低土传病害的发生和传播,提升设施茄科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安全,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农民对土传病害防控的认识,助力我国设施茄科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