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麦7698高产优质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实际应用

团体标准 603
《DB41/T 1380-2017 郑麦7698高产优质生产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实践》是一份针对郑麦7698品种的高产优质生产技术规程,该规程详细解析了种植技术、管理措施和收获方法,旨在提高郑麦7698的产量和品质,为农业生产提供实践指导。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与品质的提升始终是农业科技研究的关键目标,郑麦7698作为近年来广泛推广的高产优质小麦品种,其栽培技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将围绕《DB41/T 1380-2017 郑麦7698高产优质生产技术规程》展开,对其内容进行深入解析,并结合实际生产经验,探讨其应用方法。

郑麦7698高产优质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实际应用,郑麦7698高产优质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实际应用,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DB41/T 1380-2017规程概述

《DB41/T 1380-2017 郑麦7698高产优质生产技术规程》是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等单位共同编制的,旨在规范郑麦7698的高产优质生产技术,提升小麦产量与品质,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规程主要涵盖以下方面:

  1. 选地与整地: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深耕细耙,确保土壤结构良好,有利于根系生长。
  2. 种子处理:选用优质种子,进行晒种、消毒、浸种等处理,以提高发芽率和出苗率。
  3. 播种: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确定适宜的播种期,采用精量播种,确保播种均匀。
  4. 肥水管理:根据土壤肥力、小麦生长阶段和产量目标,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确保小麦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
  5. 病虫害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降低病虫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6. 收获与储藏:适时收获,确保小麦籽粒饱满,提高品质;收获后及时晾晒、储藏,防止霉变。

规程解析与应用实践

选地与整地

郑麦7698对土壤适应性较强,但以壤土、沙壤土为佳,整地前,需进行深耕细耙,深度在20-25厘米,确保土壤结构良好,有利于根系生长。

种子处理

选用优质种子,进行晒种、消毒、浸种等处理,晒种可提高发芽率,消毒可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浸种可促进吸水,提高出苗率。

播种

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确定适宜的播种期,一般而言,播种期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采用精量播种,播种量控制在每亩10-12公斤,确保播种均匀。

肥水管理

根据土壤肥力、小麦生长阶段和产量目标,科学施肥,底肥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追肥以氮肥为主,水分管理上,播种前浇足底水,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分别浇一次水。

病虫害防治

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播种前,可用杀菌剂进行土壤消毒;生长期间,定期喷洒杀虫剂、杀菌剂,防治病虫害。

收获与储藏

适时收获,一般以籽粒变黄、茎秆变软为收获标准,收获后,及时晾晒、储藏,防止霉变。

《DB41/T 1380-2017 郑麦7698高产优质生产技术规程》为郑麦7698的高产优质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结合规程内容,制定适宜的生产方案,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不断总结经验,优化生产技术,为我国小麦产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