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提升榆黄蘑品质与产量的DB41/T 995-2014生产技术规程
《DB41/T 995-2014 榆黄蘑生产技术规程》旨在通过标准化生产流程,提升榆黄蘑的品质与产量,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兴起,榆黄蘑以其丰富的营养和鲜美的口感,成为了市场上的抢手货,其市场需求逐年攀升,为了规范榆黄蘑的生产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和产量,我国特地制定了《榆黄蘑生产技术规程》(DB41/T 995-2014),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一规程,全面介绍榆黄蘑的生产技术。
《榆黄蘑生产技术规程》(DB41/T 995-2014)由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适用于榆黄蘑的栽培、管理、采收、加工等整个生产流程,该规程的宗旨是通过标准化生产,提升榆黄蘑的品质与产量,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榆黄蘑的生产技术详解
选址与场地准备
- 选址:选择地势平坦、排水顺畅、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的地域进行种植。
- 场地准备:场地需进行彻底消毒,确保无病虫害的存在。
培养基制作
- 原料:采用棉籽壳、玉米芯、麦麸等作为原料。
- 配方:棉籽壳80%,玉米芯15%,麦麸5%,石膏1%,石灰1%。
- 制作:将原料按比例混合,加水拌匀至含水量约60%,堆积发酵7-10天。
装袋与灭菌
- 装袋:将发酵好的培养基装入15cm×30cm的塑料袋中。
- 灭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温度121℃,时间1小时。
接种与培养
- 接种:将灭菌后的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中,接种量约为培养基的5%。
- 培养:将接种后的菌袋置于培养室内,保持温度22-25℃,湿度60%-70%,培养30-40天。
出菇管理
- 出菇房准备:出菇房需保持清洁、通风、温度适宜。
- 出菇管理:菌袋表面出现菌丝后,移至出菇房,维持温度15-20℃,湿度85%-90%,每天喷水2-3次。
采收与加工
- 采收:当菌盖直径达到3-5cm时,即可采收。
- 加工:对采收的榆黄蘑进行清洗、切片、烘干等加工处理。
注意事项
- 环境控制:严格控制温度、湿度,确保榆黄蘑生长环境适宜。
- 病虫害防治:注意防治病虫害,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 采收轻柔:采收时轻拿轻放,避免损伤菌盖。
- 加工卫生:加工过程中确保榆黄蘑的品质,避免污染。
遵循《榆黄蘑生产技术规程》进行标准化生产,不仅为榆黄蘑的优质高产提供了有力保障,还有助于满足市场需求,推动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际生产中,应严格遵守规程,不断优化生产技术,提升榆黄蘑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