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香菇林下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指南

团体标准 601
《DB41/T 994-2014 夏香菇林下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详细介绍了夏香菇在林下种植的技术规范,包括选地、播种、管理、采收等环节,旨在提高夏香菇产量和品质,促进林下经济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林下经济逐渐成为推动林业产业发展的关键路径,夏香菇,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市场需求旺盛,其林下生产技术的规程制定与实施,对于提升夏香菇产量、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将深入解读DB41/T 994-2014夏香菇林下生产技术规程,并探讨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夏香菇林下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指南,夏香菇林下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指南,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DB41/T 994-2014夏香菇林下生产技术规程概述

DB41/T 994-2014是湖北省制定的地方标准,旨在对夏香菇在林下生产的整个流程进行规范,涵盖选址、栽培、管理、采收、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该规程的宗旨是提升夏香菇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推动林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DB41/T 994-2014夏香菇林下生产技术规程要点解读

选址与准备

夏香菇林下生产需选择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的山地或林间空地,在准备阶段,应对土地进行深翻、施肥、消毒等处理,以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栽培技术

  1. 菌种选择: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夏香菇菌种。
  2. 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一般以春末夏初为佳。
  3. 播种方法:采用层播法,将菌种均匀撒在准备好的土地表面,覆土厚度约为2-3厘米。
  4. 管理措施:保持土壤湿润,适时施肥,防治病虫害。

采收与加工

  1. 采收时间:当香菇菌盖直径达到5-7厘米时,即可采收。
  2. 采收方法:用刀或剪子沿菌柄轻轻割下,避免损伤菌柄。
  3. 加工:将采收的香菇进行去杂、清洗、烘干、包装等工序,确保产品质量。

病虫害防治

  1.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鸟类等生物防治病虫害。
  2. 化学防治:合理使用农药,避免污染香菇。

DB41/T 994-2014夏香菇林下生产技术规程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提高夏香菇产量

遵循DB41/T 994-2014规程,合理选址、科学栽培、加强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夏香菇产量,满足市场需求。

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夏香菇林下生产可以充分利用林地资源,提高林地利用率,促进林业产业结构优化。

促进农民增收

夏香菇林下生产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可以为农民增加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生态效益

夏香菇林下生产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覆盖率,促进生态平衡。

DB41/T 994-2014夏香菇林下生产技术规程为我国夏香菇生产提供了科学指导,在实际生产中,应充分运用该规程,提高夏香菇产量,促进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推广夏香菇林下生产技术,为我国林业产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