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701-2011 褐蘑菇现代化生产技术规范引领产业发展新篇章

团体标准 602
《DB41/T 701-2011 褐蘑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范》发布,旨在规范褐蘑菇生产,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推动褐蘑菇产业迈向更高发展阶段。

褐蘑菇,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旺盛的市场需求,近年来在我国食用菌领域迅速崛起,为了规范褐蘑菇的工厂化生产,提升产品质量,促进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我国于2011年正式颁布了《DB41/T 701-2011 褐蘑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范》,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一规范,探讨其对褐蘑菇产业发展的深远推动作用。

DB41/T 701-2011 褐蘑菇现代化生产技术规范引领产业发展新篇章,DB41/T 701-2011 褐蘑菇现代化生产技术规范引领产业发展新篇章,2,现代化,技术规范,第1张

《DB41/T 701-2011 褐蘑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范》概述

该规范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主导,联合湖北省食用菌产业协会、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等多家机构共同编制,旨在全面规范褐蘑菇工厂化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涵盖菌种选育、菌棒制作、接种、菌丝培养、菇蕾生长、采摘、包装及运输等全过程。

规范的主要内容

菌种选育

规范强调,褐蘑菇菌种必须具备优良的品质、强大的抗病能力和较高的出菇率,菌种生产者需严格执行质量检验制度,确保菌种的高品质。

菌棒制作

规范对菌棒的原材料选择、配方设计、制作工艺、灭菌、冷却及接种等环节均制定了明确的标准,以保证菌棒的质量。

接种

规范要求接种过程必须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以防止污染,接种后需适当保湿,确保菌丝的健康生长。

发菌

规范对发菌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确保菌丝的正常生长。

出菇

规范要求在出菇阶段维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并适时调整出菇密度,以提升出菇品质。

采收

规范指出,采摘时应注意保留菇柄,减少菇体损伤,对采摘后的菇体进行分类、整理和包装,确保菇体新鲜。

包装、运输

规范对包装材料、方法及运输方式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保障菇体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规范对褐蘑菇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提高产品质量

规范的严格执行有助于提升褐蘑菇生产的整体质量,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促进产业升级

规范的实施推动了褐蘑菇产业从传统种植向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转型,提升了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规范的实施,褐蘑菇产量和品质得到提升,销售渠道得以拓宽,从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保护生态环境

规范强调在生产过程中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DB41/T 701-2011 褐蘑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范》的实施,为我国褐蘑菇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我们应继续贯彻这一规范,不断提升褐蘑菇生产水平,推动产业向现代化迈进,关注产业动态,及时调整政策,为褐蘑菇产业的繁荣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