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617-2010饲料青贮技术规范深度解析,助力饲料品质提升与畜牧产业繁荣
本文深入解析《饲料青贮技术规范》(DB41/T 617-2010),从原料选择、制作工艺等方面阐述如何提升饲料品质,确保畜牧产业健康发展,规范实施有助于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助力畜牧产业转型升级。
饲料青贮技术,作为现代畜牧业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对于提升饲料利用率、满足动物营养需求、推动畜牧产业繁荣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于2010年正式颁布了DB41/T 617-2010《饲料青贮技术规范》,该规范旨在对饲料青贮生产流程进行标准化管理,提升饲料品质,确保畜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将对该规范进行详尽解析,以期为我国饲料青贮产业的进步提供有益参考。
DB41/T 617-2010《饲料青贮技术规范》概览
DB41/T 617-2010《饲料青贮技术规范》是我国饲料青贮行业的重要国家标准,全面规定了饲料青贮原料的采集、处理、制作、储存、运输及使用等环节的技术要求,该规范适用于玉米、小麦、大麦、高粱、豆类等多种饲料青贮原料。
饲料青贮技术规范的核心内容
饲料青贮原料的采集
- 采集时间:应在原料生长成熟期进行采集,以保证原料的品质。
- 采集方法:采用人工或机械方式,确保原料的完整性与新鲜度。
饲料青贮原料的处理
- 切割:将原料切割至适宜长度,便于发酵和取用。
- 水分调整:根据原料水分含量,调整至适宜发酵的范围。
- 压实:压实原料,提高青贮密度,降低氧气含量,有利于厌氧发酵。
饲料青贮的制作
- 青贮池或窖的建造:根据原料量和青贮池或窖的容积,合理设计形状和深度。
- 原料填充:按照规范要求,分层填充处理好的原料,确保原料密实。
- 封口:在原料表面覆盖塑料薄膜,严密封闭,防止氧气进入。
饲料青贮的储存
- 储存环境:选择阴凉、干燥、通风的场所进行储存。
- 储存时间:根据原料种类和发酵程度,确定适宜的储存时间。
饲料青贮的运输
- 运输工具:选择封闭式运输工具,避免原料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
- 运输时间: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减少原料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
饲料青贮的使用
- 取用方法:按照规范要求,分层取用,确保饲料品质。
- 混合使用:根据动物营养需求,合理搭配饲料青贮与饲料。
饲料青贮技术规范的意义
- 提高饲料利用率:通过规范青贮生产过程,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
- 保障动物营养需求:饲料青贮技术确保动物摄入充足营养,提升动物生产性能。
- 促进畜牧产业发展:饲料青贮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升畜牧产业整体水平,推动畜牧产业可持续发展。
DB41/T 617-2010《饲料青贮技术规范》为我国饲料青贮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深入理解并严格执行该规范,有助于提升饲料青贮生产水平,保障畜牧产业健康发展,在实际生产中,应严格遵守规范要求,确保饲料青贮品质,为畜牧产业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