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2743-2017 动物源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标准深度解析及实践应用
《DB21/T 2743-2017 动物源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标准解读与应用》是一份针对动物源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的标准文件,该文件详细解读了检测标准,并提供了实际应用指导,旨在提高动物源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及兽医领域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问题愈发严峻,为了有效遏制细菌耐药性的蔓延,我国于2017年正式颁布了DB21/T 2743-2017《动物源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标准,本文旨在对这一标准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作用。
DB21/T 2743-2017标准概述
DB21/T 2743-2017标准是我国首个针对动物源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的标准,其核心目标是规范检测方法,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该标准涵盖了动物源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的基本原则、具体方法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DB21/T 2743-2017标准解读
检测方法
DB21/T 2743-2017标准明确了以下动物源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方法:
- 纸片扩散法:此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直观,是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的常用方法。
- 微量稀释法: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适用于检测细菌对低浓度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 肉汤稀释法:适用于检测细菌对高浓度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质量控制
该标准对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包括:
- 试剂和仪器:要求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试剂和仪器,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操作人员:操作人员需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保证检测过程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 室内质量控制:要求定期进行室内质量控制,确保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室间质量控制:要求定期参与室间质量控制活动,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DB21/T 2743-2017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效果
通过规范动物源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有助于临床医生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从而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细菌耐药性。
促进兽医领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该标准对兽医领域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提出了规范要求,有助于促进兽医领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推动抗菌药物研发
通过对动物源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数据的分析,有助于了解细菌耐药性变化趋势,为抗菌药物研发提供重要参考。
促进交流与合作
DB21/T 2743-2017标准与国外相关标准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有助于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在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领域的地位。
DB21/T 2743-2017《动物源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标准的发布与实施,对于规范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应加强标准宣传和培训,提高检测人员素质,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我国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和细菌耐药性控制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