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175-2014 能耗计算方法与限额标准解读及实践应用解析

团体标准 601
《DB34/T 2175-2014 产品单位产量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确定》标准解读与应用实践,主要阐述了产品单位产量能耗的计算方法和限额确定,旨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内容涵盖标准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限额设定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能源消耗量亦逐年攀升,能源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我国颁布了《DB34/T 2175-2014 产品单位产量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确定》这一标准,旨在规范产品单位产量能耗的计算方式,科学设定能耗限额,助力企业实现节能减排,本文将深入解读该标准,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要点。

DB34/T 2175-2014 能耗计算方法与限额标准解读及实践应用解析,DB34/T 2175-2014 能耗计算方法与限额标准解读及实践应用解析,2,标准解读,第1张

《DB34/T 2175-2014 产品单位产量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确定》作为我国地方标准,适用于各行各业、各类企业,该标准明确了产品单位产量能耗的计算方法、能耗限额的设定原则及相关计算公式,通过执行该标准,有助于提升企业能源管理水平,降低能源消耗,助力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产品单位产量能耗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

产品单位产量能耗(E)的计算公式如下:

[ E = E_1 + E_2 + E_3 + \ldots + E_n ]

( E_1, E_2, E_3, \ldots, E_n ) 分别代表各能源品种的消耗量。

能源品种分类

能源品种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燃料类: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等。
  2. 电力类:包括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风力发电等。
  3. 热力类:包括蒸汽、热水、热风等。
  4. 能源:包括压缩空气、氧气、氮气等。

能源消耗量计算

能源消耗量计算方法如下:

  1. 燃料类:根据燃料消耗量计算。
  2. 电力类:根据电力消耗量计算。
  3. 热力类:根据热力消耗量计算。
  4. 能源:根据实际消耗量计算。

能耗限额确定原则

  1. 合理性原则:能耗限额应与我国能源政策、产业发展方向相一致,符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
  2. 可比性原则:能耗限额应与国内外同行业、同类型产品的能耗水平相接近。
  3. 经济性原则:能耗限额应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确保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能源消耗。
  4. 可行性原则:能耗限额应具有可操作性,便于企业实施。

实际应用注意事项

  1. 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能耗限额。
  2. 企业应建立健全能源管理制度,加强能源消耗监测,确保能耗限额的落实。
  3. 企业应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节能意识,积极参与节能减排工作。
  4. 企业应积极采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 企业应加强与政府、行业协会等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节能减排工作。

《DB34/T 2175-2014 产品单位产量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确定》标准的实施,对于提高企业能源管理水平、降低能源消耗、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应认真贯彻执行该标准,不断提升自身能源利用效率,为我国节能减排事业贡献力量。

标签: 2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