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底料品质新规解读,DBS50/022-2021标准引领食品安全新篇章

团体标准 607
《DBS50/022-2021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解读》为火锅底料品质保障开启新篇章,从原料选取、加工工艺到包装储存,全面规范火锅底料生产,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

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民众的生活品质显著提升,火锅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餐饮形式,已成为餐饮市场的热点,火锅的灵魂——火锅底料,其品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与美食体验,为了确保火锅底料的安全和质量,我国颁布了DBS50/022-2021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对火锅底料的生产、包装、标识等环节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标准,本文旨在对这一标准进行详细解读,为火锅底料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火锅底料品质新规解读,DBS50/022-2021标准引领食品安全新篇章,火锅底料品质新规解读,DBS50/022-2021标准引领食品安全新篇章,标准解读,第1张

DBS50/022-2021标准概述

DBS50/022-2021标准,全称为《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火锅底料》,由省市场管理局于2021年2月22日正式发布并实施,该标准旨在对火锅底料的生产、包装、标识、储存、运输等环节进行规范,以提高火锅底料的质量,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标准主要内容解读

生产要求

DBS50/022-2021标准对火锅底料的生产过程提出了严格的规定,要求生产原料必须来源合法、质量达标,严禁使用违禁物质,生产设备需保持清洁,防止交叉污染,标准还对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进行了明确规定,以确保火锅底料品质的稳定。

包装要求

火锅底料的包装材料必须符合食品级标准,确保其卫生、无毒,包装容器需具备良好的密封性,以防外界污染,包装标识应清晰、完整,包括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生产地址、执行标准等信息。

标识要求

火锅底料的标识需真实、准确、完整,产品名称应明确标注为火锅底料,不得使用虚假、夸大或误导性的名称,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应清晰标注,便于消费者识别,标准还要求生产者在包装上标注执行标准,便于相关部门监管。

储存要求

火锅底料在储存过程中应避免直射阳光、高温、潮湿等不利环境,以防品质下降,储存场所需保持通风、干燥、清洁,并设有防鼠、防虫设施。

运输要求

火锅底料在运输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避免碰撞、挤压等损坏,运输车辆需保持清洁、卫生,避免污染。

标准实施的意义

DBS50/022-2021标准的实施,对于提高火锅底料质量、保障消费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该标准有助于规范火锅底料的生产、包装、标识等环节,提升行业整体水平,标准实施后,消费者可以更加放心地选择火锅底料,降低食品安全风险,该标准有助于推动火锅行业健康发展,提升我国火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DBS50/022-2021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发布,为火锅底料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火锅底料市场的监管力度,确保标准得到有效实施,让消费者享受到更加安全、健康的火锅美食。

标签: 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