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65-2018 油菜生产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指导手册
《DB11/T 165-2018 油菜(不结球白菜)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指南》旨在指导油菜种植,该指南详细介绍了油菜种植的各个阶段,包括选种、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旨在提高油菜产量和品质,为我国油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速,油菜(又称不结球白菜)作为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其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与执行,对于提升产量、保障品质、推动产业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本文将深入解读DB11/T 165-2018《油菜(不结球白菜)生产技术规程》,并探讨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DB11/T 165-2018规程概述
DB11/T 165-2018《油菜(不结球白菜)生产技术规程》是我国地方标准,于2018年正式发布并实施,该规程详细规定了油菜(不结球白菜)生产的各个阶段,包括种植季节、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及加工等,旨在全面提升油菜(不结球白菜)的生产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规程主要内容解读
种植季节
根据DB11/T 165-2018规程,油菜(不结球白菜)的最佳种植季节为秋季和冬季,秋季播种的油菜(不结球白菜)可在春节前后上市,而冬季播种的油菜(不结球白菜)则可在次年春季上市。
品种选择
规程推荐选用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油菜(不结球白菜)品种,在选购时,应考虑品种的适应性、抗逆性和抗病虫害能力。
播种技术
油菜(不结球白菜)播种前需进行土壤消毒、施肥和整地,播种量根据品种、土壤肥力和种植密度确定,播种深度一般为1-2厘米,播种后要及时覆盖细土,保持土壤湿润。
田间管理
-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植株生长情况,适时追肥,一般每亩施用纯氮肥15-20公斤,磷肥10-15公斤,钾肥10-15公斤。
- 灌溉: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干旱,灌溉方式可采用沟灌、喷灌或滴灌。
- 中耕除草: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保持田间清洁,有利于植株生长。
病虫害防治
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主要病虫害有霜霉病、软腐病、蚜虫、菜青虫等,防治方法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收获及加工
油菜(不结球白菜)收获时,应选择晴天进行,收获后,及时进行分级、清洗、晾晒等加工处理,确保产品质量。
规程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提高生产效率
遵循DB11/T 165-2018规程,可以提高油菜(不结球白菜)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产品质量
规程中的各项技术要求有助于提高油菜(不结球白菜)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促进产业发展
通过实施规程,可以推动油菜(不结球白菜)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我国蔬菜产业的整体水平。
DB11/T 165-2018《油菜(不结球白菜)生产技术规程》对于指导油菜(不结球白菜)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际生产中,广大菜农和农业技术人员应认真学习、严格执行规程,以实现油菜(不结球白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