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山药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DB36/T 1145-2019深度解析

团体标准 602
《DB36/T 1145-2019标准解读》详细解析了紫山药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包括种植、管理、加工等环节的具体要求和操作规范,旨在提升紫山药的品质和安全性,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

随着公众对健康饮食理念的日益深化,绿色食品逐渐成为市场的新宠,紫山药,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成为绿色食品中的佼佼者,制定科学合理的紫山药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对于保证其品质与安全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将依据DB36/T 1145-2019标准,对紫山药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规程进行深入剖析。

紫山药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DB36/T 1145-2019深度解析,紫山药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DB36/T 1145-2019深度解析,2,标准解读,技术规程,第1张

DB36/T 1145-2019标准概述

DB36/T 1145-2019是湖南省制定的地方标准,全名为《紫山药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该标准全面规定了紫山药绿色食品生产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包装、标识、运输及储存等方面的要求,旨在保障紫山药绿色食品的品质与安全。

紫山药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要点

产地环境

紫山药绿色食品的生产,需选择生态环境优越、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无污染的区域,具体要求如下:

  1. 土壤:pH值宜控制在5.5-6.5之间,有机质含量应≥2%。
  2. 水源:水质需符合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3. 大气:大气质量需符合GB 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栽培技术

  1. 选种:应选用优质、高产、抗病的紫山药品种。
  2. 播种:播种前需进行消毒处理,播种时间通常在春季。
  3. 整地:进行深翻土地,施足底肥,确保土壤细碎、平整。
  4. 种植密度:行距宜在40-50厘米,株距20-30厘米。
  5. 田间管理:适时浇水、施肥、除草,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病虫害防治

  1. 物理防治:利用黄板、蓝板等诱虫设备。
  2.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等生物手段防治病虫害。
  3. 化学防治:严格按照农药使用准则,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采收与加工

  1. 采收:紫山药成熟后,选择晴天进行采收。
  2. 加工:对采收的紫山药进行清洗、去皮、切片等加工处理。

包装、标识、运输和储存

  1. 包装:采用符合GB 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要求的包装材料。
  2. 标识:在包装上标注产品名称、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3. 运输: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防止产品变质。
  4. 储存:确保储存环境通风、干燥、避光,温度控制在5-10℃。

DB36/T 1145-2019标准对紫山药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进行了详细规定,为紫山药绿色食品的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操作,确保紫山药绿色食品的品质与安全,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需求,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紫山药绿色食品生产的监管,推动紫山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