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江红蒜品质产量双提升,DB52/T 915-2014 生产技术规程详解

团体标准 601
《DB52/T 915-2014 麻江红蒜生产技术规程》为麻江红蒜种植提供专业指导,旨在提高红蒜品质与产量,确保麻江红蒜产业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日益受到关注,麻江红蒜,作为贵州省麻江县的骄傲,凭借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在市场上赢得了极高的声誉,为了进一步优化麻江红蒜的品质和产量,确保其可持续性发展,贵州省特地制定了《麻江红蒜生产技术规程》(DB52/T 915-2014),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的内涵,旨在为麻江红蒜的生产者们提供有益的参考。

麻江红蒜品质产量双提升,DB52/T 915-2014 生产技术规程详解,麻江红蒜品质产量双提升,DB52/T 915-2014 生产技术规程详解,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麻江红蒜生产技术规程》(DB52/T 915-2014)针对麻江红蒜种植的各个环节,从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到收获与加工,进行了全面规范,旨在提升麻江红蒜的产量与品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品种选择

在麻江红蒜的生产过程中,品种选择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根据规程,生产者需挑选适合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红蒜品种,理想的品种应具备以下特性:

  1. 抗病性强:抗病性强的品种能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降低农药使用量。
  2. 产量高:高产量品种能显著提升经济效益。
  3. 口感佳:口感好、风味独特的品种能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 适应性广:广适应性品种能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播种技术

  1. 播种时间:依据当地气候特点,通常在秋季进行播种。
  2. 播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合理确定播种密度。
  3. 播种方法:采用条播或穴播,播种深度约为2-3厘米。
  4. 播种前处理:播种前需对蒜种进行消毒、催芽处理,以提高发芽率。

田间管理

  1.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合理施用底肥和追肥,确保红蒜生长所需养分。
  2. 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和积水。
  3. 中耕除草:适时进行中耕除草,防止杂草与红蒜争夺养分。
  4. 病虫害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综合运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方法,降低病虫害发生。

收获与加工

  1. 收获时间:一般在蒜头完全成熟时进行收获。
  2. 收获方法:采用人工或机械收获,注意保护蒜头。
  3. 加工:对收获的红蒜进行分级、去杂、晾晒等加工处理,以提高产品品质。

《麻江红蒜生产技术规程》(DB52/T 915-2014)为麻江红蒜的生产者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麻江红蒜的产量与品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生产者需结合规程要求与当地实际情况,不断优化种植技术,为我国特色农产品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