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黄精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读与应用指导

团体标准 601
《DB45/T 2808-2023 黄精栽培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指南》为黄精栽培提供了一套科学、规范的规程,内容包括黄精种植的选址、品种选择、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旨在提高黄精产量和质量,推动黄精产业的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兴盛,中药材的需求量逐年攀升,黄精作为传统中药材之一,以其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等显著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药配方和保健品生产,为了规范黄精的栽培技术,提升黄精的产量与品质,我国正式发布了DB45/T 2808-2023《黄精栽培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在黄精栽培中的实际应用。

2023版黄精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读与应用指导,2023版黄精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读与应用指导,2,技术规程,2023,第1张

DB45/T 2808-2023《黄精栽培技术规程》概述

DB45/T 2808-2023《黄精栽培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黄精栽培的行业标准,自2023年起正式施行,该规程对黄精的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加工等环节制定了详细的技术要求,旨在提升黄精栽培水平,确保黄精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黄精栽培技术规程解读

选地与整地

黄精喜生于排水顺畅、土壤肥沃、pH值在5.5-6.5的砂质壤土或壤土中,选地时需避开低洼积水、盐碱地、重茬地,整地前需深翻土壤,施足底肥,确保土壤松软、肥沃。

播种

黄精可通过繁殖或分株繁殖,繁殖时,需将种子浸泡于50℃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后进行催芽,分株繁殖时,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植株进行分株,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或秋季,播种深度为2-3厘米。

田间管理

  1. 施肥:黄精生长期间,需适时追肥,一般每年追肥3-4次,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和植株生长情况而定。
  2. 浇水:黄精喜湿润环境,生长期间需保持土壤湿润,夏季高温干旱时,应加强浇水,防止植株枯萎。
  3. 除草: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防止杂草与黄精争夺养分。
  4. 修剪:生长期间,需适时修剪黄精植株,去除病弱枝、枯枝,促进植株生长。

病虫害防治

黄精常见的病虫害有叶斑病、根腐病、蚜虫、红蜘蛛等,防治方法如下:

  1. 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2.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等生物防治病虫害。
  3. 化学防治:合理使用农药,控制病虫害发生。

采收与加工

黄精一般在种植后3-4年采收,采收时,选择晴天,将黄精挖出,去除杂质,洗净,晒干或烘干,加工过程中,需注意保持黄精的色泽、气味和营养成分。

黄精栽培技术规程的应用

DB45/T 2808-2023《黄精栽培技术规程》的实施,对黄精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为规程在黄精栽培中的应用:

  1. 提高黄精产量和质量:通过规范栽培技术,提高黄精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2. 促进黄精产业标准化: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推动黄精产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3. 降低生产成本:规程的推广有助于提高黄精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4. 保障黄精产品质量安全:规程对黄精的采收、加工环节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确保黄精产品质量安全。

DB45/T 2808-2023《黄精栽培技术规程》为黄精栽培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黄精产业的整体水平,在今后的黄精栽培过程中,应积极推广和应用该规程,为我国黄精产业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技术规程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