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全量还田技术在油菜生产中的应用与规程解析

团体标准 601
《DB36/T 1880-2023 稻草全量还田下的油菜生产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解析了稻草全量还田技术在油菜生产中的应用,旨在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规程详细阐述了稻草还田的步骤、注意事项及效果评估,为油菜种植提供科学指导。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稻草全量还田技术在油菜种植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DB36/T 1880-2023《稻草全量还田下的油菜生产技术规程》作为我国稻草还田油菜生产领域的重要技术规范,对于提升油菜产量、优化土壤环境、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析,旨在为我国稻草还田油菜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稻草全量还田技术在油菜生产中的应用与规程解析,稻草全量还田技术在油菜生产中的应用与规程解析,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DB36/T 1880-2023规程主要针对稻草全量还田条件下的油菜生产技术,涵盖了品种选择、播种时间、播种量、播种方式、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对规程中关键内容的详细解读。

品种选择

规程建议选择适合稻草还田的油菜品种,要求品种具备较强的抗病性和适应性,同时产量较高,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挑选适宜的品种,以确保油菜的产量和品质。

播种时间

规程建议在稻草全量还田后的土壤适宜温度条件下进行播种,通常选择在秋季进行,具体播种时间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灵活调整。

播种量

规程建议根据油菜品种、土壤肥力、播种方式等因素确定播种量,一般每亩播种量为0.5-1.0公斤。

播种方式

规程推荐采用机械播种,以提高播种质量,播种深度为2-3厘米,确保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

施肥管理

规程建议在播种前进行土壤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合理施肥,一般每亩施用纯氮20-25公斤、五氧化二磷10-15公斤、氧化钾10-15公斤,施肥方式可采用底肥与追肥相结合。

病虫害防治

规程强调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建议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方法,具体防治措施可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制定。

收获

规程建议在油菜成熟后及时收获,避免因雨、露等原因导致产量损失,收获方式可采用人工收获或机械收获。

规程应用

DB36/T 1880-2023规程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产量

稻草全量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为油菜生长提供充足养分,规程中的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有助于提高油菜产量。

改善土壤环境

稻草全量还田可以减少土壤侵蚀,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稻草还田油菜生产技术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效益。

DB36/T 1880-2023《稻草全量还田下的油菜生产技术规程》为我国稻草还田油菜生产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结合规程中的技术措施,科学合理地进行稻草还田油菜生产,以实现产量、土壤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