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883-2023,设施越夏栽培技术规程——高效越夏生产实操手册

团体标准 601
《DB36/T 1883-2023 设施越夏栽培技术规程》为高效越夏生产提供实用指南,涵盖设施建设、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助力农业生产者实现越夏作物的高产、稳产。

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和农业生产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设施农业在提升农作物产量与品质方面扮演着愈发关键的角色,尤其是作为我国蔬菜作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设施越夏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于确保夏季蔬菜市场的稳定供应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本文将深入探讨DB36/T 1883-2023《设施越夏栽培技术规程》,详细阐述设施越夏栽培的核心技术要点,旨在为种植者提供一套高效越夏生产的实用指导。

DB36/T 1883-2023,设施越夏栽培技术规程——高效越夏生产实操手册,DB36/T 1883-2023,设施越夏栽培技术规程——高效越夏生产实操手册,2,技术规程,2023,第1张

DB36/T 1883-2023《设施越夏栽培技术规程》是我国发布的首个专门针对设施越夏栽培的行业规范,旨在标准化设施越夏栽培的技术流程,提升作物产量与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并推动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设施越夏栽培技术要点

品种选择

在众多蔬菜品种中,应挑选那些适应设施越夏栽培的,这些品种需具备抗病性强、耐高温、高产量、高品质的特点,市面上常见的适宜设施越夏栽培的品种包括“绿宝石”、“翠冠”、“翠玉”等。

栽培设施

设施越夏栽培应配备遮阳网、滴灌系统、通风降温系统等设备,遮阳网能够有效降低设施内的温度,减少病害的发生;滴灌系统确保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供应;通风降温系统则有助于调节设施内温度,提升作物品质。

栽培季节

设施越夏栽培的最佳时机通常在6月至8月,此时气温较高,作物生长旺盛,有利于提高产量。

栽培管理

  1. 播种与定植: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播种前需进行土壤消毒和施肥等准备工作,移栽时,选择健康健壮的幼苗,并确保移栽后浇透水。
  2. 温度管理:保持设施内温度在25℃以下,当气温超过30℃时,启动通风降温系统。
  3. 水分管理:根据作物生长阶段和土壤湿度,合理灌溉,通常每隔2-3天浇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
  4. 施肥管理:以氮、磷、钾肥为主,适当补充微量元素,生长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进植株生长;生长期则以磷、钾肥为主,提升产量和品质。
  5. 病虫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农药残留。

采收与销售

设施越夏栽培的采收时间一般在开花后20-25天,应选择成熟度适宜的果实进行采收,避免过度采摘,采收后,应迅速进行销售或加工。

遵循DB36/T 1883-2023《设施越夏栽培技术规程》中的技术要点,种植者不仅能提高产量和品质,还能降低生产成本,为我国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技术规程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