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2737-2023杨梅采收与贮运技术规程深度解读
《DB45/T 2737-2023》详细解析了杨梅采收与贮运技术规程,规程涵盖了杨梅的采收时机、方法、包装、运输及贮藏等环节,旨在提高杨梅品质和延长保鲜期,保障消费者利益。
杨梅,作为我国独有的一种水果,因其酸甜适口、营养丰富的特性,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为了提升杨梅的产量与品质,并规范其采摘与储存运输技术,我国制定了《杨梅采收与贮运技术规程》(DB45/T 2737-2023),本文将对此规程进行深入解读,旨在帮助广大杨梅种植者与消费者更好地了解杨梅的采摘与储存运输技术。
杨梅采摘技术
采摘时间
杨梅的最佳采摘时机是在果实完全成熟之际,此时杨梅色泽鲜艳,果肉饱满,口感最佳,根据气候条件,杨梅的采摘期通常在每年的6月中旬至7月中旬。
采摘方法
采摘杨梅应采用人工方式进行,以避免机械损伤,采摘时需轻柔操作,防止果实破裂,采摘人员应佩戴手套,以防果实表面沾染污物。
采摘标准
杨梅的采摘标准为果实完全成熟,果色鲜红或紫红,果肉饱满,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不同品种的杨梅在采摘标准上可能存在细微差异。
杨梅储存运输技术
预冷处理
杨梅采摘后,应立即进行预冷处理,以降低果实温度,减缓呼吸作用,从而延长保鲜期,预冷温度通常控制在0℃至1℃之间。
包装材料
杨梅的包装材料应选择透气性好、防潮、防霉的包装袋或纸箱,包装袋需具备一定的抗压强度,以避免果实碰撞受损。
包装方法
在包装过程中,应将果实均匀摆放在包装袋或纸箱中,避免果实相互挤压,包装完成后,应密封袋口或箱盖,以防水分流失。
运输条件
杨梅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低温、通风、防震,运输车辆应配备制冷设备,确保果实温度维持在0℃至1℃之间,运输过程中需避免剧烈震动和碰撞。
卸货与入库
卸货时,应轻拿轻放,避免果实受损,入库前,应对仓库进行消毒处理,确保仓库内无病虫害,入库后,将杨梅放置在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以保持果实品质。
《杨梅采收与贮运技术规程》(DB45/T 2737-2023)为我国杨梅产业提供了坚实的专业技术支持,通过规范杨梅的采摘与储存运输技术,有助于提升杨梅的产量与品质,满足消费者对优质杨梅的需求,广大杨梅种植者与消费者应认真学习并遵守该规程,共同促进我国杨梅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