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01/T 1184.3-2024版小食杂店食品安全管理新标准解读
《DB3201/T 1184.3-2024》为小食杂店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提升指南的第3部分,本指南旨在指导小食杂店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包括设施设备、人员管理、操作流程等方面,确保食品安全,保障消费者健康。
随着我国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管理水平也随之不断提升,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型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我国正式出台了《DB3201/T 1184.3-2024 小型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提升指南》,本文将围绕该指南的第3部分——小食杂店,对其进行深入解读。
《DB3201/T 1184.3-2024 小型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提升指南》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以及小型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详细指导,第3部分专门针对小食杂店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提升,提出了具体而细致的要求。
小食杂店食品安全管理要求
证照齐全
小食杂店必须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等相关证照,确保合法经营,证照应置于店内显眼位置,以便消费者监督。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小食杂店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涵盖进货查验、储存管理、销售管理、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环境卫生管理、食品安全事故处理等方面。
进货查验
小食杂店在采购食品时,应严格审查供应商资质,确保食品来源安全,进货时,应仔细检查食品的包装、标签、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确保食品符合国家标准。
食品储存管理
小食杂店应按照食品种类、性质分类存放,确保食品储存条件适宜,生食、熟食应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储存食品时应定期检查,及时清理过期、变质食品。
食品销售管理
小食杂店在销售食品时,应保证食品新鲜、安全,对于散装食品,应使用清洁容器盛放,并标明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禁止销售无标签、过期、变质、有毒有害等食品。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
小食杂店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确保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健康状况,从业人员应持有有效健康证明,定期进行体检,上岗前接受食品安全培训,了解食品安全知识和操作规范。
环境卫生管理
小食杂店应保持店内环境卫生,定期清洁消毒,食品加工、销售区域应保持整洁,防止污染,垃圾应及时清理,不得随意堆放。
食品安全事故处理
小食杂店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处理机制,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积极配合调查处理。
实施与建议
-
小食杂店应严格按照《DB3201/T 1184.3-2024 小型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提升指南》的要求,落实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
食品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小食杂店的监督检查,对违反食品安全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
-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共同维护食品安全。
《DB3201/T 1184.3-2024 小型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提升指南》为小食杂店提供了食品安全管理的具体要求,有助于提高小食杂店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保障消费者权益,各小食杂店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指南,共同为食品安全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