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06/T 014-2023标准解析,餐饮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新要求
DB3406/T 014-2023规范了食品经营(餐饮)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要求企业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原料采购、加工、储存、销售等环节管理,确保食品安全,还强调企业应加强员工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保障消费者健康。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食品安全问题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强化食品安全管理,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我国在2023年正式发布了《食品经营(餐饮)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通用要求》(DB3406/T 014-2023),本文将深入剖析该标准,旨在助力食品经营(餐饮)企业更有效地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标准背景及意义
《食品经营(餐饮)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通用要求》是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规范食品经营(餐饮)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明确企业主体责任,提升食品安全水平,该标准的颁布,对于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推动食品产业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从事食品经营(餐饮)活动的企业,包括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销售者等。
主体责任
食品经营(餐饮)企业需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确保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责任制、食品安全操作规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制度。
- 对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其食品安全意识和业务能力。
- 对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材料等进行进货查验,确保其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安全操作规程
- 食品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应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操作规程执行。
- 对食品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控,确保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报告、调查、处理等程序。
- 定期开展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提升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能力。
食品安全
- 企业应主动接受食品安全部门的监督,积极配合部门开展食品安全工作。
- 对食品安全部门提出的整改要求,应立即整改,确保食品安全。
落实标准要求
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食品经营(餐饮)企业要充分认识到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对企业员工进行食品安全培训,提升其食品安全意识和业务能力,确保食品安全。
严格管理,落实制度要求
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食品原料、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强化,确保食品安全
主动接受食品安全部门的监督,积极配合部门开展食品安全工作。
《食品经营(餐饮)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通用要求》的发布,为食品经营(餐饮)企业提供了明确的食品安全管理规范,食品经营(餐饮)企业应认真贯彻落实该标准,切实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为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贡献力量,政府、部门和各界也应共同努力,形成食品安全共治格局,共创食品安全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