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小实蝇防控技术规程火龙果防控详解(DB45/T 2756.5-2023)
《DB45/T 2756.5-2023 橘小实蝇防控技术规程 第5部分》详细介绍了火龙果种植中橘小实蝇的防控技术,规程从监测、防治措施等方面入手,旨在降低橘小实蝇对火龙果产量的影响,保障火龙果产业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火龙果产业的迅猛发展,橘小实蝇作为火龙果产业的一大害虫,对火龙果的产量与品质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有效遏制橘小实蝇的蔓延,保障火龙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于2023年正式发布了DB45/T 2756.5-2023《橘小实蝇防控技术规程》的第5部分,即《火龙果防控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为火龙果种植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45/T 2756.5-2023《橘小实蝇防控技术规程》第5部分针对火龙果,从监测、防治措施、防治效果评价等多个方面,提出了详细的防控技术要求,该规程适用于我国各地区火龙果橘小实蝇的防控工作。
监测
- 监测时间:每年4月至11月,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适当调整。
- 监测方法:
- 人工监测:定期巡视果园,观察实蝇成虫、幼虫和蛹的发生情况。
- 性素监测:在果园内设置性素诱捕器,监测实蝇发生动态。
- 灯光诱捕:在果园内设置灯光诱捕器,诱捕实蝇成虫。
- 监测指标:
- 实蝇成虫数量:每月调查1次,记录实蝇成虫数量。
- 实蝇幼虫数量:每10天调查1次,记录实蝇幼虫数量。
- 实蝇蛹数量:每15天调查1次,记录实蝇蛹数量。
防治措施
- 农业防治:
- 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橘小实蝇的发生。
- 清除果园杂草:减少实蝇栖息和繁殖场所。
- 清除落果:及时清理果园内的落果,减少实蝇幼虫的来源。
- 物理防治:
- 性素诱捕:在果园内设置性素诱捕器,诱捕实蝇成虫。
- 灯光诱捕:在果园内设置灯光诱捕器,诱捕实蝇成虫。
- 果实套袋:在果实成熟前,对果实进行套袋,防止实蝇侵害。
- 生物防治:
- 利用天敌:引入实蝇的天敌,如捕食螨、蜂等,控制实蝇数量。
- 生物农药: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防治实蝇。
- 化学防治:
- 选用高效低毒农药:根据橘小实蝇的发生动态,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防治。
- 轮换用药: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延缓实蝇抗药性的产生。
- 严格控制用药量: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严格控制用药量,避免农药残留。
防治效果评价
- 防治效果评价标准:
- 实蝇成虫数量:防治前后的实蝇成虫数量减少率≥80%。
- 实蝇幼虫数量:防治前后的实蝇幼虫数量减少率≥90%。
- 实蝇蛹数量:防治前后的实蝇蛹数量减少率≥95%。
- 防治效果评价方法:
- 实地调查:定期对果园进行实地调查,记录实蝇的发生情况。
- 实验室检测:对防治效果好的农药进行实验室检测,确保其安全性。
DB45/T 2756.5-2023《橘小实蝇防控技术规程》第5部分为火龙果橘小实蝇的防控提供了有力指导,火龙果种植者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运用各种防控措施,确保火龙果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