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588-2024,苍术栽培技术规程,推动苍术产业迈向高质量

团体标准 601
《DB41/T 2588-2024 苍术栽培技术规程》发布,旨在通过规范苍术栽培技术,推动苍术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提升苍术产品品质和产业效益。

苍术,学名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亦称白术、山苍术等,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中药材之一,其药用价值丰富,市场需求旺盛,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中医药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苍术产业迎来了迅猛发展,为了规范苍术的栽培技术,提升产量与品质,促进苍术产业的优质高效发展,我国于2024年正式发布了《苍术栽培技术规程》(DB41/T 2588-2024),本文将深入解析该规程的核心内容,旨在为苍术种植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41/T 2588-2024,苍术栽培技术规程,推动苍术产业迈向高质量,DB41/T 2588-2024,苍术栽培技术规程,推动苍术产业迈向高质量,2,技术规程,高质量发展,第1张

规程核心内容

适用范围

《苍术栽培技术规程》DB41/T 2588-2024适用于我国苍术的栽培、管理、采收及加工全过程,旨在提升苍术的产量、优化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为苍术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栽培品种

在选择栽培品种时,应优先考虑那些优良、抗病性强、适应环境能力卓越的苍术品种,例如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及其变种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var. alba等。

栽培地选择

适宜的栽培地应具备良好的排水条件、肥沃的土壤以及适宜的pH值(5.5-7.0),应避免在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进行种植。

栽培技术

(1)整地与施肥:对土壤进行深翻,确保土壤松软,并施用充足的底肥,底肥应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的比例为1:1:1,播种前,每亩施用5000公斤腐熟的有机肥。

(2)播种:播种通常在春季进行,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种子,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泡30分钟,晾干后播种,行距30-40厘米,株距15-20厘米。

(3)田间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适时浇水,苗期除草2-3次,注意病虫害的防治,生长期间,根据植株的生长状况,适时追肥,一般追肥3-4次,每次施用复合肥50公斤/亩。

(4)病虫害防治:苍术常见的病虫害包括根腐病、叶斑病和蚜虫等,防治措施如下:

①根腐病:发病初期,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每隔7-10天灌1次,连续灌2-3次。

②叶斑病:发病初期,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③蚜虫: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采收与加工

(1)采收:苍术通常在播种后3-4年进行采收,选择晴天进行,割除地上部分,挖掘地下部分。

(2)加工:采收后,将苍术清洗干净,去除杂质,进行晒干或烘干处理,晒干时,应将其摊晾在通风、阴凉处,以防霉变。

《苍术栽培技术规程》DB41/T 2588-2024为我国苍术产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栽培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苍术的产量、品质和生产效益,推动苍术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在实际生产中,种植者应严格遵守规程要求,确保栽培过程的专业性和规范性,从而提高苍术产业的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