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594-2024 规范化牛场疫病净化技术解读与应用解析

团体标准 602
《DB41/T 2594-2024 规模化牛场布鲁氏菌病、结核病净化技术规范》解读与应用,旨在规范规模化牛场布鲁氏菌病、结核病净化技术,该规范从预防、诊断、治疗、监测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净化技术,为我国牛场防控疾病提供有力保障。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蓬勃发展,规模化牛场在生产效率不断提升的同时,也遭遇了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挑战,为了确保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提升牛肉产品质量,我国于2024年正式颁布了《规模化牛场布鲁氏菌病、结核病净化技术规范》(DB41/T 2594-2024),本文将对该规范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作用。

DB41/T 2594-2024 规范化牛场疫病净化技术解读与应用解析,DB41/T 2594-2024 规范化牛场疫病净化技术解读与应用解析,2,技术规范,规范解读,第1张

《规模化牛场布鲁氏菌病、结核病净化技术规范》是我国首次针对规模化牛场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净化的专项技术规范,该规范的制定旨在通过科学、规范化的净化技术,有效降低牛场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的感染风险,保障牛群健康,提升牛肉产品的品质。

净化目标

本规范明确了规模化牛场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净化的目标,即通过净化技术,将牛场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的感染率控制在最低水平,确保牛群的整体健康。

净化原则

规范提出了以下净化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科学管理、持续改进。

净化措施

本规范详细阐述了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净化的具体措施,包括:

  1. 强化牛场生物安全建设,严格执行出入场管理制度,确保牛群健康。
  2. 建立健全疫病监测体系,定期对牛群进行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检测,及时发现并隔离病牛。
  3. 采用疫苗接种、药物预防、生物安全措施等多种手段,降低牛场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的感染风险。
  4. 加强牛场环境消毒,消除病原体,降低感染风险。
  5. 对病牛进行隔离、治疗和淘汰,确保牛群健康。

监测与评价

规范要求对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净化效果进行监测与评价,包括感染率、死亡率、疫苗接种率、治疗率等关键指标。

规范应用

提高牛场生物安全水平

DB41/T 2594-2024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提升规模化牛场的生物安全水平,降低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的感染风险。

保障牛群健康

通过规范的实施,可以有效控制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的传播,保障牛群健康,提高牛肉产品的品质。

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我国畜牧业的生产水平,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规模化牛场布鲁氏菌病、结核病净化技术规范》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法规,规范的实施对于提升牛场生物安全水平、保障牛群健康、提高牛肉品质、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牛场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加强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净化工作,为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