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1538-2023 栀子绿色种植技术规程,助力栀子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DB50/T 1538-2023 栀子绿色种植技术规程》旨在推动栀子产业可持续发展,规范栀子种植技术,提高栀子品质,保障栀子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绿色产业的蓬勃发展,栀子,这一具有丰富药用价值的植物,其种植面积正逐年增长,为了更好地规范栀子绿色种植技术,提升栀子品质,并推动栀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最新颁布了《栀子绿色种植技术规程》(DB50/T 1538-2023),本文将对该规程的出台背景、核心内容及其深远意义进行深入剖析。
背景
栀子(学名: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又称黄栀子或山栀子,属于茜草科栀子属,栀子花色艳丽,花期长,观赏价值高;其果实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利湿退黄等药用功效,近年来,栀子市场需求持续攀升,栀子种植已成为我国部分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在栀子种植过程中,部分农户为追求高产,过度依赖化肥和农药,导致栀子品质下降,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迫切需要制定一套科学、系统的栀子绿色种植技术规程。
《栀子绿色种植技术规程》(DB50/T 1538-2023)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栀子绿色种植的生产、管理、质量控制及市场流通。
- 种植环境:栀子种植区域应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pH值在5.5-6.5的砂质土壤。
- 种植品种:选用抗病、高产、优质的栀子品种。
- 栽植技术:栽植前进行土壤深翻、施肥,按行距1.5-2米、株距0.5-1米进行栽植。
- 栽植密度: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等因素,合理确定栽植密度。
- 水肥管理:根据栀子生长习性,适时浇水、施肥,确保植株正常生长。
-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严格控制病虫害。
- 收获与加工:适时采摘栀子果实,进行晾晒、脱皮、晒干等加工处理。
实施意义
《栀子绿色种植技术规程》的实施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 提高栀子品质: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栀子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 保障生态环境:规范栀子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 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栀子绿色种植技术的推广,有助于推动栀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 保障消费者利益:绿色栀子产品符合消费者对健康、安全的需求,有助于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栀子绿色种植技术规程》的发布与实施,对我国栀子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部门、栀子种植户和科研机构应共同努力,推动栀子绿色种植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为我国栀子产业的繁荣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