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场销售环节食用农产品抽检不合格核查处置规范解析

团体标准 603
本规范解读了DB2101/T 0111-2024,旨在规范市场销售环节抽检不合格食用农产品核查处置工作,它明确了核查处置的程序、要求及责任,以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为了强化市场销售环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我国于2024年正式颁布了《市场销售环节抽检不合格食用农产品核查处置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本文旨在对《规范》进行深入解读,以便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实际操作指导。

2024年市场销售环节食用农产品抽检不合格核查处置规范解析,2024年市场销售环节食用农产品抽检不合格核查处置规范解析,2,食品安全,规范解读,第1张

《规范》的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规范》适用于我国境内市场销售环节中抽检发现的不合格食用农产品的核查与处置工作。

核查职责

  1. 市场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并实施市场销售环节抽检不合格食用农产品的核查、处置工作。
  2. 农产品生产经营者、销售者应积极配合核查、处置工作,及时整改发现的不合格问题。

核查程序

  1. 市场管理部门在接到不合格食用农产品抽检报告后,应在24小时内启动核查程序。
  2. 核查人员需查阅相关资料,核实不合格食用农产品的来源、销售渠道等信息。
  3. 核查人员应对不合格食用农产品进行检测,确认不合格原因。

处置措施

  1. 对不合格食用农产品,市场管理部门应依法予以没收、销毁或强制退市。
  2. 对涉嫌违法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3. 对不合格食用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销售者,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4. 对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责令限期整改,并跟踪整改效果。

公开

市场管理部门应适时公开不合格食用农产品的核查、处置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规范》的实施意义

  1. 提升市场销售环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 强化市场管理部门的职责,提高监管效能。
  3. 促进农产品生产经营者、销售者依法合规经营,增强企业自律意识。
  4. 推动食品安全共治,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市场销售环节抽检不合格食用农产品核查处置工作规范》的发布,为我国市场销售环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各级市场管理部门和企业应认真学习、严格执行《规范》,共同守护食品安全,为人民群众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