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花茶加工技术规范DB3410/T 35-2024解读与应用分析
《DB3410/T 35-2024 枇杷花茶加工技术规范解读与应用探讨》一文,深入解读了最新枇杷花茶加工技术规范,从原料选择、加工工艺、品质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旨在提升枇杷花茶加工品质,推动产业发展。
随着我国茶叶产业的蓬勃发展,茶叶品种日益繁多,在这其中,枇杷花茶凭借其独特的香气和丰富的药用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为了规范枇杷花茶的生产加工,提升产品质量,我国正式颁布了《枇杷花茶加工技术规范》(DB3410/T 35-2024),本文将对该规范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枇杷花茶加工中的应用。
《枇杷花茶加工技术规范》概述
《枇杷花茶加工技术规范》(DB3410/T 35-2024)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枇杷花茶加工的技术规范,自2024年起正式实施,该规范对枇杷花茶的原料要求、加工工艺、质量标准、包装、标签、运输和储存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旨在提升枇杷花茶的品质与安全性。
《枇杷花茶加工技术规范》解读
原料要求
规范要求枇杷花茶原料应选用新鲜、无病虫害、无污染的枇杷花,采摘时间应在枇杷花盛开期,采摘标准为花蕾饱满、色泽鲜亮、无杂质。
加工工艺
枇杷花茶加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 采摘:在晴天采摘枇杷花,避免雨后采摘。
- 摊晾:采摘后的枇杷花应立即摊晾,以保持花蕾的色泽和香气。
- 杀青:采用高温快速杀青,防止氧化。
- 揉捻:杀青后的枇杷花进行揉捻,使茶叶条形紧结,便于干燥。
- 干燥:采用低温慢烘,使茶叶水分降至规定标准。
- 筛分:根据茶叶规格进行筛分,去除杂质。
- 包装:采用食品级包装材料,确保茶叶的卫生和安全。
质量要求
规范规定了枇杷花茶的质量指标,包括外形、香气、滋味、汤色、水分、总灰分、重金属含量等。
包装、标签、运输和储存
规范要求枇杷花茶的包装应密封、防潮、防污染,标签应清晰、完整,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光直射和高温,储存温度应控制在0-25℃。
《枇杷花茶加工技术规范》的应用探讨
提高枇杷花茶产品质量
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枇杷花茶的生产加工水平,确保茶叶的品质与安全性,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茶叶的需求。
促进枇杷花茶产业发展
规范枇杷花茶加工技术,有助于推动枇杷花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
增强消费者信心
规范的实施使消费者对枇杷花茶的质量与安全性有了更明确的认知,有利于增强消费者信心,提高市场占有率。
推动标准化建设
《枇杷花茶加工技术规范》的制定为枇杷花茶行业提供了标准化依据,有助于推动枇杷花茶行业的标准化建设。
《枇杷花茶加工技术规范》的实施对枇杷花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枇杷花茶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生产加工,提高产品质量,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茶叶产品,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枇杷花茶行业的监管,确保规范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