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02/T 47-2023解读,食品生产安全管理新规两书一单两报告制度详解
《DB3402/T 47-2023》详细规定了食品生产安全管理两书一单两报告制度,该制度要求企业制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安全操作规程,实施原料采购、生产过程、产品检验等环节的记录与报告,确保食品安全。
随着我国食品产业的迅猛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愈发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为了强化食品生产安全管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我国在2023年正式颁布了《食品生产安全管理两书一单两报告制度》(DB3402/T 47-2023),本文将对此制度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食品生产企业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
《食品生产安全管理两书一单两报告制度》概述
《食品生产安全管理两书一单两报告制度》的核心内容涵盖以下四个方面:
- 两书:即《食品生产安全管理制度》和《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一单:即《食品安全风险清单》。
- 两报告:即《食品安全自查报告》和《食品安全事故报告》。
制度实施要求
制定《食品生产安全管理制度》
食品生产企业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企业实际情况,制定《食品生产安全管理制度》,该制度应包括以下关键内容:
- 食品安全责任体系:明确企业内部各岗位的食品安全责任。
-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涵盖原料采购、生产过程、包装、储存、销售等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措施。
-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规定检验检测项目和频次,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
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食品生产企业需按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要求,构建完善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具体要求包括:
- 明确报告程序和时限:确保食品安全事故得到及时报告。
- 设立应急处理小组:负责事故处理工作的协调和执行。
- 制定应急处理方案:包括事故调查、处理、赔偿等环节的详细计划。
制定《食品安全风险清单》
食品生产企业需根据产品特性和生产过程,制定《食品安全风险清单》,清单应包括:
- 产品特性:如原料来源、生产工艺、储存条件等。
- 潜在风险:如微生物污染、化学污染、物理污染等。
- 风险控制措施:针对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编制《食品安全自查报告》
食品生产企业应定期进行食品安全自查,并编制《食品安全自查报告》,报告应包含:
- 自查范围:包括生产过程、检验检测、人员培训等。
- 自查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 自查结论。
编制《食品安全事故报告》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食品生产企业应立即编制《食品安全事故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
-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
- 事故影响范围和程度。
- 事故处理措施及结果。
《食品生产安全管理两书一单两报告制度》的实施,对于提升食品生产安全管理水平具有深远意义,食品生产企业应严格遵守制度要求,构建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